什麼是「笑容美學」? 決定完美笑容的四大重點

現在越來越多患者為了變得更美,紛紛上門求診「牙科美學」的治療,笑容美學顧名思義就是”好看的笑容及整齊的牙齒”,張紫陽醫師說明評斷好看的標準是有科學根據的。笑容美學最直接的就是在前牙的設計,首先會先根據每個人正、側面的臉型輪廓及分析動、靜態時牙齒露出的比例,以此初步歸納、分類患者類型。

接下來會以牙齒水平、對稱性、牙齒比例及整體的協調性這四個重點,搭配數位和顯微放大工具,安排最適合的美學治療項目,例如牙齒矯正、牙齦美容手術、貼片、全瓷冠、植牙等客製化設計,專屬你的完美笑容!

笑容美學需透過醫師的經驗、美感及科學方法來客製化適合每個人臉型的專屬微笑曲線
笑容美學需透過醫師的經驗、美感及科學方法來客製化適合每個人臉型的專屬微笑曲線

醫師經驗與美感搭配顯微儀器輔助 成就完美微笑

過去大家都會認為牙齒越白越好,但是現今趨勢轉而開始追求自然,如何將假牙、貼片做的仿若天生是牙科醫師的一大挑戰,其中又以有許多不可控因素的前牙治療最為困難,例如牙齦萎縮、門牙太凸、顏色不對...等問題。因為門面的關係,不僅功能要正常,顏色、形狀、紋理都會特別要求,要做到擬真,先決條件就是是否足夠精細,例如是否可以複製每顆牙齒底部的半透明特徵、牙齒表面反光的紋路、下半段透白色出來的構造等,甚至是牙齒從牙齦長出來的外型、角度等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成果,這時,透過牙科顯微鏡的高倍率放大,能讓醫師在放大的環境下做得更精細、更精準。

曾經有不滿意過去牙齒矯正的患者求助張紫陽醫師,經過張醫師的診斷後發現,有一顆舊假牙邊緣有黑縫、牙齦萎縮、牙齒歪斜等情況,醫師先將缺牙的地方進行補骨以及植牙,接著用牙齦手術將牙齦萎縮的地方進行牙肉增補,再利用矯正治療去分配每顆牙齒該有的位置,最後換上新的貼片、全瓷冠,整個療程在牙科顯微鏡的輔助下,經過許多細微的調整,精準優化了新的牙齒排列和比例,讓整體的顏色及外型更加協調和自然,因而大幅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

牙科顯微鏡高倍率放大功能可以依據療程調整倍率,讓牙齒邊緣細微構造清晰可見,幫助醫師更精準地治療
牙科顯微鏡高倍率放大功能可以依據療程調整倍率,讓牙齒邊緣細微構造清晰可見,幫助醫師更精準地治療

牙科顯微鏡提升治療精細度 特殊濾鏡輔助治療事半功倍

除了幫助笑容美學上的提升,牙科顯微鏡在一般牙科治療上,也可以透過提高精準度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率。以德國光學大廠的牙科顯微鏡為例,視野可依治療需求放大3~20倍,醫師能更精準判斷病灶,再搭配顯微的器械,讓傷口縮小、提升術後品質。最常見的顯微治療的應用就是補蛀牙,如果補牙處理不當,需要進行第二、三次,就可能導致原生牙齒被愈磨愈多;又或是牙齒重複多次治療後,提高了根管治療的機會,無端升高了牙齒可能裂開或是被拔除的風險。

張醫師分享,曾經有一位國中生患者不愛刷牙導致蛀牙嚴重,多次補牙後因為填補材質收縮,導致材料跟牙齒間產生小細縫,長期下來導致二次蛀牙與變色問題,透過牙科美學的治療及顯微鏡的輔助,在「高倍率放大」的環境搭配「螢光功能」能清楚分辨蛀牙、真牙與填補材料之間的交界等,精準移除病灶,減少多餘齒質的損耗;而填補新的牙科材料時,在高倍率的放大環境下,也能跟牙齒完整密合,就像是氣密窗一樣雨潑不進來,來完整保護牙齒內不受細菌的侵蝕。另外,透過「偏光功能」則可以改善金屬器械的反射光問題及幫助貼片校色不容易失真,降低醫師眼睛的負擔。

德國牙科顯微鏡搭配螢光濾鏡功能,輔助醫師更精準地辨別齲齒與真牙
德國牙科顯微鏡搭配螢光濾鏡功能,輔助醫師更精準地辨別齲齒與真牙

最後,張醫師也特別提醒大家,擁有健康的牙齒及完美的笑容需要患者與醫師之間的配合,除了仰賴醫師的經驗及美感,並搭配高科技牙科顯微鏡,還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才能有讓患者滿意的治療效果。

臥和彩日牙醫診所院長張紫陽暨蔡司牙科顯微鏡認證講師
臥和彩日牙醫診所院長張紫陽暨蔡司牙科顯微鏡認證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