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芳今與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國土署長舉辦「國土計畫政策說明研討會」,外界關心由於今年搶送土地變更案件暴增,許多大型旅館、產業園區都想搶在國土計畫上路前闖關。
劉世芳對此表示,國土計畫法不分顏色,主要是為了因應全國氣候變遷,以及台灣在地球公民的角色。她說明,國土計畫法是一個框架式的立法,但10年前的立法當然目前來看還是會有些缺失,內政部盡量在缺失中爭取最大共識,而中央與地方政府持續溝通,目前為止不分藍綠,共有11個縣市政府把國土計畫的功能分區圖送到內政部國土署,有的地方政府則還在舉辦國土計畫功能分區的研討會,但內政部都有掌握相關進度,所以未來相信全國至少會有三分之二的縣市會把國土計畫的功能分區圖送至內政部。
推薦新聞:張麗善批國土計畫法恐對農權衝擊 國土署:不影響農民既有權益

劉世芳進一步說明,分區圖送至內政部並不表示送進大牢,而是內政部會審視因應氣候變遷,對於水資源、能源、從國土利用到維生基礎設施,在台灣的國土利用上是否有合理配置。
劉世芳表示,這不是單獨由公務機關自己做決定,要請很多學者、專家提供概念,地方縣市政府有任何土地的地目要變更,按照目前的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其程序本來就存在,沒有任何扞格,但是很遺憾有些地方政府將兩者混為一談,想要以拖延方式處理,但過去國土計畫法曾經延長一次,但最後一事無成,反而害了全球迫在眉睫的全球氣候變遷問題,國家公務員應該依法行政,按照既有的政策方向走。

劉世芳以凱米颱風為例,在颱風來襲之前拳台熱得半死,高溫來到42度,還有人因為中暑死亡;而面臨嚴重水災時,根據當時電腦模擬,西南、西部地區雨量會增加,淹水面積在未來50年恐會增加1.2倍;台灣東北部的山坡地崩塌狀況也會愈來愈嚴重,絕對不是防汛工程、加蓋堤防或是加蓋蓄洪池就能解決,要真正從國土計畫的保育觀點來看待。
劉世芳說明,這包括外來山坡地不能繼續倍無限制利用,甚至成為財團炒作的對象;工業區要設置時,是否都攫取優秀的農地來當成工業區的建地,這些改變,縣市政府都必須依照《都市計畫法》,送到都委會審查,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行政程序。
國土署長吳欣修補充,無論是國土計畫或是現行的區域計畫,根據所設置的審查條件,很多案子還是不會通過,過程中外界確實有很多人想藉由此時間點讓地方政府強行通過,或是想辦法突破、甚至拖延,來讓條件改變後闖關,但這在現行法規上,無論是區域計畫法或國土計畫法,相關慎茶條件中對於農地保護條件都沒有改變,甚至有些比較嚴格,不太可能現在畫進來後,就能闖關通過,這些都是外面炒作土地者善用的話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