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運到國會 一路走在公共事務前線

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距今已35年。當年的總指揮、前台大學生會長范雲,始終被公共事務召喚。她說,加入民進黨一定會受到非常多人的批評,也成為藍白現在修理自己的起手式,但她也說,早就做好承受批評的心理準備,「政治工作不能怕批評,還是要問自己——初衷是什麼?」

范雲回憶,自己從學生時代就關注社會運動,成為教授後仍活躍於婦女團體與轉型正義NGO,深化民主始終是她的熱情所在。2014年太陽花運動後,她開始憂慮,自己年輕時爭取來的民主,是否有一天會被偷走——而她認為,「竊取民主的元凶,就是中國」。

推薦新聞:專訪|從「大罷免」到抗中戰線!范雲揭民進黨與公民合作的磨合真相

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距今已35年。當年的總指揮、前台大學生會長范雲,始終被公共事務召喚。取自范雲臉書
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距今已35年。當年的總指揮、前台大學生會長范雲,始終被公共事務召喚。取自范雲臉書

為守護主權 走向政黨政治

帶著這份危機感,范雲與夥伴成立社會民主黨,希望在國會中與民進黨既合作又監督,形成本土多數。當時的口號是「下架國民黨、監督民進黨」,因為她深信,沒有主權與民主,就沒有弱勢保障與社會進步的空間。

兩度選戰後,她看見小黨合作的困境,也目睹香港反送中與韓國瑜崛起的警訊。當時蔡英文總統連任與國會過半陷入危機,民進黨高層誠摯邀請她加入,並將她列入不分區第三名。范雲坦言,經過無數次與社民黨夥伴討論,她意識到——如果此時不進入國會努力,未來可能會後悔,「我不想有一天像香港的大學教授一樣,看著下一代在烽火中無能為力」。

范雲表示,當時面臨的掙扎是馬上進入國會?還是繼續過往的經營努力?記者彭欣偉攝
范雲表示,當時面臨的掙扎是馬上進入國會?還是繼續過往的經營努力?記者彭欣偉攝

范雲強調,每個人的從政動機不同,她的核心始終是「守護主權、守護民主、照顧弱勢」。2016年挑戰深藍鐵票區台北大安選區,就是希望替本土勢力多爭取席次。雖敗選,但多年深耕讓當地的里長與民眾逐漸願意與她對話。

范雲表示,當時面臨的掙扎是馬上進入國會?還是繼續過往的經營努力?她尊重所有還在第三勢力空間努力的人,但對自己來講時間急迫,在當時的時間點,進入國會、讓本土勢力能夠超過國會半數,更符合自己的從政初衷。

范雲直言,自己雖然不敢替整個野百合世代代言,但她與許多同輩人共同參與並見證了台灣民主化的進程,因此「如何守住民主」是責無旁貸的使命與責任。她坦言,這個世代也有其限制,因此必須與更年輕的一代攜手合作,把「民主得來不易」的歷程傳承下去,結合不同世代的智慧,繼續努力。

范雲相信,大多數台灣人都是反共、願意守護民主的。記者彭欣偉攝
范雲相信,大多數台灣人都是反共、願意守護民主的。記者彭欣偉攝

跨世代合作 是守民主的關鍵

回到社會學者的身份,范雲指出,這場運動的經驗會讓這一代人更加相信「努力就有可能改變」。她自認屬於「樂觀的行動主義派」,相信在行動中不僅能認清現實的限制,也能學會如何修正策略以接近理想。

她強調,跨世代合作至關重要——不同世代雖然經驗與特質不同,但身處同一個時代,且同樣在整體社會中屬於少數,因此更需要與持不同政治理念的人溝通,找到最大的共識。范雲相信,大多數台灣人都是反共、願意守護民主的,關鍵在於能否跨越政黨分歧,共同守住民主,打造更好的社會。

回顧從學生運動、民主運動、婦女運動到婚姻平權運動的參與歷程,范雲說,「我真的感受到台灣人非常有智慧,也願意為一個更好的社會付出」,台灣在極短時間內推動了許多其他國家難以達成的進步,能在短時間內促成大規模社會對話,本身就是台灣的幸運。她說,如何將這些經驗轉化為前進的養分,將是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

范雲直言,自己雖然不敢替整個野百合世代代言,但她與許多同輩人共同參與並見證了台灣民主化的進程。取自范雲臉書
范雲直言,自己雖然不敢替整個野百合世代代言,但她與許多同輩人共同參與並見證了台灣民主化的進程。取自范雲臉書
范雲表示,在當時的時間點,進入國會、讓本土勢力能夠超過國會半數,更符合自己的從政初衷。取自范雲臉書
范雲表示,在當時的時間點,進入國會、讓本土勢力能夠超過國會半數,更符合自己的從政初衷。取自范雲臉書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專訪|從「大罷免」到抗中戰線!范雲揭民進黨與公民合作的磨合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