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起家族爭產糾紛引發網友議論。姊姊哭訴,妹妹生前最心疼自己,不僅長期補貼家用,還在經濟困頓時暗中幫忙,如今卻在遺囑中將全部財產交給弟弟的大兒子,讓她難以接受,一度懷疑文件遭人偽造。姪兒則強調,自己雖然驚訝,但願意依照小姑姑的心意,承諾照顧大姑姑。

案件進入法院後,姊姊提出主張,認為妹妹的遺囑不僅偏頗,也剝奪了她應有的權利。姪子的律師劉韋廷解釋,依《民法》規定,就算被繼承人留下遺囑,仍必須保障一定範圍內繼承人的最低份額,這就是所謂的「特留分」。一旦特留分遭到侵害,繼承人可依法提起訴訟,要求扣減,避免完全被排除在外。

姊姊在法庭上表示,妹妹並不是不愛自己,而是擔心若將財產留給她,會被丈夫逼迫過戶,「妹妹怕她的心意,被錯的人奪走」。這番話點出了糾紛背後的真正矛盾:不是手足情感淡薄,而是對「姊夫」的不信任。

專家提醒,單靠遺囑往往成為家庭衝突的導火線。李昭明律師曾在玉律國際法律事務所網站的專欄文章中指出,如果立遺囑人擔心財產被不當轉移,或希望指定特定用途來照顧家人,除了留遺囑之外,也可以考慮設立「生前信託」。透過受託人依照契約管理財產,立遺囑人的心意能更清楚落實,例如分期給付或限制用途,不僅能降低爭產風險,也能避免財產落入不該拿的人手裡。

李律師強調,信託並非萬靈丹,設計不周仍可能留下爭議,但若能事前諮詢專業律師,根據家庭狀況妥善規劃,往往能比單靠遺囑更周延。他呼籲民眾,及早溝通、正確規劃,才能減少誤會與衝突。劉韋廷也在臉書發文感嘆:真正的遺產,不該是金錢,而是手足一生的牽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大溪老街營業中 防疫員突噴藥滅蟑!「小強狂飛竄」嚇壞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