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信詐欺與人口販運犯罪持續跨境化,部分嫌犯甚至在國內遭查獲後,利用司法程序漏洞潛逃柬埔寨或其他國家,繼續從事詐欺或人口販運行為,對治安造成挑戰,有學者提出正本清源方法仍需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等建議。
熱門新聞:飼主哭暈!街友偷走淡水黑狗「Michael」吊起虐打 傷重不治棄屍基隆河
面對詐欺與人口販運國際化的挑戰,警政署將持續完善法律制度、強化防逃作為,並深化與各國的跨境執法與救援合作,實質推動打擊跨國詐欺犯罪,維護國人財產安全。相關作為如下:
一、跨境打擊犯罪
面對跨境詐欺犯罪持續擴張,警政署積極強化與東南亞國家合作,並多次派員前往柬埔寨等國拜會當地執法機關,就詐欺集團查緝與人口販運救援深入交換意見,建立直接聯繫與協調管道。對此警政署亦積極與他國執法單位接洽,透過情報共享與跨境協調,強化多邊聯防機制,114年與菲律賓及泰國合作查獲有詐欺話務機房及洗錢水房,成效斐然。
二、救援被害人
針對受困柬埔寨詐騙園區被害人,警方不僅與外交部密切協作,並結合國內外民間團體力量,形成公私協力的救援網絡。對於能提供明確位置資訊者,警方即透過合作機制積極展開行動,並結合在地資源加速確認與救援流程。今年截至目前,已有24起通報救援受困柬埔寨詐欺園區被害人案例,未來將持續優化跨部會協作與民間參與機制。
三、全面擴展國際合作
近年來柬埔寨等國相繼展開大規模掃蕩詐欺園區行動,警政署調查發現境外詐欺園區高層及幹部多為中國大陸籍,顯示中國大陸自身對於境內幫派與跨境犯罪的掌握與防制明顯不足。警政署強調,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並非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案,真正的正本清源之道仍在於將臺灣豐富的偵查技術與實務經驗,全面擴展至多邊合作與國際聯防,才能有效壓縮詐欺集團的活動空間。
面對詐欺與人口販運國際化的挑戰,警政署將持續完善法律制度、強化防逃作為,並深化與各國的跨境執法與救援合作,實質推動打擊跨國詐欺犯罪,維護國人財產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