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分析,過去數月美、台股同步上揚的主因在於AI產業爆發力帶動企業獲利與生產力成長。此次中美貿易爭端雖引發短期估值收縮,但與四月初的關稅衝突類似,屬一次性事件,市場修正後仍有續漲空間。回顧4月9日股市觸底後反彈至今,台股含息報酬率高達54.81%,其中有26檔台股ETF績效打敗大盤。

觀察AI主題ETF表現,凱基台灣AI50(00952)與台新AI優息動能(00962)分別以近67%與近58%的含息報酬率稱冠,領先大盤約10個百分點,顯示AI題材在震盪市中仍具抗跌性。若進一步納入國際ETF比較,4月以來含息報酬率前五名依序為凱基台灣AI50(00952)66.57%、元大全球AI(00762)64.67%、台新AI優息動能(00962)57.85%、台新全球AI(00851)43.06%、國泰AI機器人(00737)42.35%,呈現「AI雙主題」—台股AI與全球AI同步領先。

法人指出,若美國總統川普真的落實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中方勢必祭出反制,短線波動恐再現四、五月份的劇烈修正。不過觀察雙方仍將關鍵政策時點分別延後至12月與明年1月,顯示中美仍保留談判空間。回歸基本面,AI投資與生產力革命已成企業成長主軸,美、台股長線結構並未改變。

投資專家建議,面對貿易緊張引發的短線回檔,投資人不宜恐慌,應趁修正時分批布局,以AI、高品質企業為核心的ETF仍具長期價值。市場回測反而是調整部位與強化持股結構的好時機,持續紀律投資,有望在AI浪潮中創造複利報酬。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塑四寶Q3合計賺130億元轉虧為盈 僅台塑小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