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上的海尼根綠瓶,很可能不只一次「重生」。透過 RGB(Returnable Green Bottle)可回收綠瓶計畫,這些玻璃瓶最多可回收清洗、重複使用 25 次,不僅延長瓶子壽命,也大幅降低一次性資源消耗。今年,這項行動更讓 海尼根台灣奪下「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成為在地永續推動的代表。

建立完整循環模式
作為唯一在台設廠的國際啤酒商,海尼根台灣在推動 RGB 計畫時,必須從零開始建構屬於自己的回收網絡。海尼根北亞公共事務總監 郭琬蘋表示:「啤酒是本業,永續是本分。」因此,品牌必須同時整合製造、物流與零售各環節,逐步調整設備與流程,才能讓 RGB 真正落地。

具體成果逐步展現
RGB 計畫的推行已帶來實際成果。以 70% 回收玻璃製成的新一代綠瓶,每年可減少約 7,052 公噸的海運碳排;以可重複使用啤酒籃取代 110 萬個紙箱,每年再減碳 671 公噸。目前玻璃瓶回收率已達 90%,顯示消費者積極響應。
此外,海尼根也將回收玻璃再製成「永續星釀里程杯」,截至 2025 年已利用了 2.3 公噸廢玻璃,讓循環經濟不只停留在工廠,更融入日常生活。

邁向淨零未來
展望未來,海尼根台灣將持續縮短瓶裝循環週期、提升重複使用率,並優化物流效率與透明度。同時加強消費者教育,推廣循環包裝觀念。這些努力不僅呼應聯合國 SDG 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更是邁向 2030 淨零目標的重要步伐。
今年「台灣永續行動獎」共有逾 250 家單位參與角逐,海尼根憑藉 RGB 計畫獲得金獎肯定。對品牌而言,每一只瓶子的循環,不只是資源再利用,更是與台灣社會共同邁向永續未來的行動承諾。

微醺小百科
海尼根RGB 綠瓶最多能重複使用幾次?
A:最多可回收清洗並重複使用 25 次。
海尼根使用回收玻璃製瓶有什麼減碳效果?
A:每年可減少 7,052 公噸海運碳排,相當於縮短國際運輸的環境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