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申翰指出,過去一年在行政與立法兩邊角色的切換,讓他更深刻體會到國會多數如何運作。他批評,包括《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選罷法》、《憲法訴訟法》、《財劃法》與總預算等重大法案,幾乎都採用「快速出委員會、跳過朝野協商、限制逐條發言、直接二三讀表決」的模式處理,甚至常在表決前才出示尚未公開的「最高機密版」法案資料,缺乏充分審議與討論。

洪申翰進一步質疑,若在野黨真的以監督行政為職志,為何刻意跳過協商與辯證?他直言,這些做法其實達成了三個目標:削弱國會審議功能、架空其他憲政機關並集中權力、讓權責邊界模糊不清。

推薦新聞:力拚保住北市5席! 蔣萬安明陪5藍委投不同意票

針對《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法放寬80歲以上長者聘請外籍看護門檻,洪申翰以此為例,揭示朝野協商遭跳過、專家意見遭忽視的情形。他透露,部分在野黨委員私下也承認政策有疑慮,但因屬總統候選人政見,「黨中央已決定」,並回應配套應由行政部門自行設想,並質疑:「侯市長明明沒當選,卻還要推動政見?」

他強調,民主制度的核心是「權責相符」,但在當前的立法院運作下,責任歸屬混亂,實際施政後果卻由行政部門獨自承擔。他表示,罷免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無論結果為何都應尊重公民選擇,但他也警告,若未來國會仍如過去一年般運作,「這個外在充滿威脅的國家,必定會非常艱難與凶險」。

洪申翰指出,過去擔任立委與現任行政首長的經驗,讓他對國會濫權現象有深刻觀察。圖為其立法院時期畫面。彭欣偉攝
洪申翰指出,過去擔任立委與現任行政首長的經驗,讓他對國會濫權現象有深刻觀察。圖為其立法院時期畫面。彭欣偉攝
延伸閱讀:726大罷免投票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陪投馬拉松!蔣萬安挺藍委錯過二寶生日 下午急奔回家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