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疾管署監測,上週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數達30萬2644人次,為近10年同期新高,且過去4週累計通報398起腹瀉群聚事件,創近5年新高。其中,餐飲業和旅宿業是疫情重災區,檢驗結果顯示,215起案例中,高達212起為諾羅病毒感染。疾管署提醒,諾羅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糞口傳染,嘔吐物與飛沫也可能造成感染,因此做好手部與環境消毒是防疫關鍵。

對於這波疫情,兒科醫師王韋力指出,一次嘔吐就可能噴出數千萬隻諾羅病毒,而只要100隻病毒就能讓人感染,傳播力驚人。他也分享自身經驗,曾因感染諾羅病毒,短短一週瘦了3公斤,強調此病雖然致死率低,但症狀非常不適,應加強防範。成大醫院急診醫師簡立建則提醒,感染後常見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及發燒,雖多數患者可自行痊癒,但若有嚴重脫水、四肢無力等情況,應儘速就醫。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全聯先生現蹤義美超市 人設崩壞!消失2年腫一圈(狗仔直擊)

疾管署強調,諾羅病毒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治療方式以支持性療法為主,最重要的是補充水分與電解質,避免脫水。醫師建議,感染初期應採「清流質飲食」,如運動飲料、開水等,24小時後症狀緩解再慢慢進食白粥、脆瓜等清淡食物,不宜馬上吃饅頭、吐司等較難消化的食品。此外,患者症狀消失後仍有傳染風險,至少應在康復後3天內避免處理食物,以防病毒擴散。

面對這波來勢洶洶的諾羅疫情,疾管署呼籲民眾落實「4大防疫招數」:

第一,飯前、如廁後務必以肥皂濕洗手

第二,生食、熟食分開處理,避免食用生冷海鮮

第三,居家環境定期消毒,使用稀釋漂白水擦拭可能受污染的區域

第四,感染者應留在家中休息,避免上學或上班,以防病毒進一步傳播。疾管署預估,這波疫情仍可能持續數週,民眾務必提高警覺,確保自身與家人的健康。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寒流太冷「快樂低血氧」恐致命!不一定會喘 1徵兆小心大白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