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政男臉書全文:
【博愛座當然不能廢除 自認有需求的人都可以坐 但如果有人請求就應禮讓】
說博愛座可以廢除的人,哥一句話就讓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這樣一來,身心障礙車位要不要廢除?
身心障礙車位必須有證照才能停,但博愛座沒有證照要求,因為,那太花社會成本,只能由乘客們自行禮讓。
有人說,喔,讓座不是法律,只是道德!意思是讓座可讓可不讓。
大錯特錯。讓座之所以是道德而不是法律,乃因派人抓不讓座太花社會成本,而不是可讓可不讓。
這類爭議,就跟先前的白飯之亂一樣,大家很愛講,因為發言的門檻很低,好像憑著常識就能在那邊說三道四,胡亂罵人,其實,這是很困難的倫理學題目!
請問,為什麼要設立博愛座?你說,幫助老弱婦孺。問題是:博愛座真的比沒設博愛座更能幫助老弱婦孺嗎?
如果大家都願意禮讓老弱婦孺,一看到就站起來,那麼不設博愛座,反而能讓座位發揮最大效用,因為,就不會大家不敢坐而空著博愛座,浪費了那幾個座位。
問題是:就不是大家都願意禮讓嘛!就是有人被要求禮讓,會翻白眼嘛!因此設立博愛座是提高禮讓老弱婦孺的有效方法。
這裡就必須引進了第一個倫理學理論:功利主義。捷運座位必須發揮最大效用,才是對的,這就是功利主義;因此,有限的座位應該給最有需要的人坐,才能創造群體的最大幸福;而老弱婦孺通常是最有需要的人,因此博愛座傳統上就說,請禮讓老弱婦孺,尤其是老年人。
但因為隨著醫學發展,年紀變成只是數字,七十歲未必比十七歲更衰弱,因此博愛座精神就應改成:留給最有需要的人。
問題是:最有需要,怎麼認定?如果大家都隨身攜帶體適能成績單,就可以拿出來客觀比較,但顯然沒有,因此一個最省力的方法就是交給大家自行認定,也就是你認為自己是座位周遭最需要的人,你就去坐。
如果博愛座周遭都沒人要坐,你就去坐;如果周遭有人,而你認為你是最需要,比如你熬夜打麻將什麼的,你就去坐;如果你認為有人比你更需要,你就不要坐。
從功利主義的角度,這是確保座位發揮最大效用的最簡便方法。
從康德的道德律令來看呢?一、普遍性:這樣的規定適用所有人?這樣的邏輯適用其他領域,比如身心障礙停車位?二、人不能被當成工具。三、道德必須是自我立法。顯然,這樣的做法符合康德的道德律令。
問題來了:如果你坐下以後,突然走來一個人,你覺得他看起來沒有比你更需要這個座位,但他開口請你讓座呢?
答案:你就應該讓。他會開口,代表他真的很需要,而且很可能比你還需要,因此從功利主義的觀點你應該讓,而從康德倫理學來看也是一樣。
從亞里斯多德的德性論,人應該遵守美德才能獲致幸福,當然也是如此。
而從羅爾斯的正義論:一、人有自由且平等的機會追求自身幸福;二、弱勢應該得到保障。並且在無知之幕的原則下,大家一起訂立行為規範。顯然,這樣的做法也能通過考驗。
無知之幕是說:李昂跟那位翻白眼的年輕人,如果兩人去除掉現有的身分背景,一個不是上了年紀的知名作家,另一個也不是文弱青年學生,而是一般沒有特定年齡與背景的人(芸芸眾生之一),請問他們能不能同意上述做法?
顯然可以,因為,每個人都有同樣機會被讓座與讓座給人。
如果看不懂,那麼亞里斯多德的德性說,類似孔子那一套訓示,比較好懂,而這樣的理論也支持「有人請求讓座你就應該禮讓」的做法,因為那會讓你變得更快樂。
所以說,博愛座當然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只要你認為自己是周遭最有需要的人就可以坐,但如果有人請求讓座,你就應該禮讓。
我想李昂不滿的是,這些道德規範,不是理所當然嗎,怎麼竟然三個年輕人都不讓座,還有人翻白眼?
是這樣:當代年輕人愛講什麼情緒勒索,而情勒是什麼,哥一語道破,也就是,任何沒有實質回饋的要求就是情勒。
你要我讓座,請問我有得到什麼好處嗎?
上一代的人會覺得讓座是美德,可以讓自己開心,這一代年輕人也知道那是美德,因為書上這麼教,但他們內心並不覺得讓座會讓他們感到快樂。
你知道嗎,當代年輕人已經改寫了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了。
奉行美德,不會讓我更幸福。
改名去吃免費鮭魚,才會。
翻白眼不願讓座,跟改名吃免費鮭魚,在哥看來,是同一件事啊。
這類「沒有實質回饋的要求=情勒」的狀況,在當代社會太多了,實已形成當代年輕人的道德律令,也就是他們有了自己的一套倫理學。
只是,你那一套,有符合上面提到的功利主義、康德倫理學、正義論或者亞里斯多德倫理學嗎?
如果被請求仍不讓座,而且可以翻白眼,那麼,颱風天為什麼你要大家不要叫外送?
外送員的風險,關我什麼事?我肚子很餓,有需求啊,為什麼不能叫外送?
李昂不被讓座的事情,重點在於,為什麼人家已經開口,你不只不讓,還可以翻白眼?
同理,人家在路上問路,你是不是也可以翻白眼不回應,意思是關我什麼事?
路上有車禍,有人躺在地上,關我什麼事?我很累,我要趕快回家休息。
顯然,世界,就不是這樣運行嘛!
當然,李昂上網訴諸公審是錯誤的,因為,網路公審根本無法實現正義,就只是把事情弄得更混亂。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