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蘇軏(音同越)表示,膿痂疹是皮膚表層的細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平時就存在於生活環境及皮膚表層,在健康的人身上並不會造成疾病,台灣由於氣候潮溼悶熱,細菌很容易在皮膚孳生,一旦免疫力下降或是皮膚出現小傷口,細菌就會趁虛而入造成感染。
「膿痂疹好發於兒童,經由接觸傳染,群體生活者或衛生習慣不佳者易互相傳染」,蘇軏指出,膿痂疹的病灶常出現在臉部,患部可能會癢會痛,部分嘴唇會出現腫脹,主要的表現是在鼻子、嘴巴周圍觀察到金黃色的結痂,看起來有點像乾掉的蜂蜜黏在皮膚上。有些小孩會因為搔抓,而造成範圍擴散,在身體其他部位也出現型態類似的病灶。
治療方面,以局部抗生素藥膏使用為主,蘇軏表示,感染情況較嚴重者可能會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療,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及早治療通常不會留下疤痕。小珍經使用口服及外用抗生素治療,三天後回診症狀已有改善。
預防靠4招,包含勤洗手、修剪指甲避免因搔抓造成皮膚受傷感染、皮膚傷口要做好清潔照護,以及避免接觸感染者等。此外,過敏性鼻炎兒童常擤鼻涕,反覆摩擦容易造成局部皮膚破損;異位性皮膚炎或其他皮膚病灶者,因為皮膚的完整性有缺損,都是較容易得到膿痂疹的族群,所以控制好原本疾病也可以預防膿痂疹發生。
最後,蘇軏特別提醒,嚴重的膿痂疹有可能會併發蜂窩性組織炎、腎炎甚至敗血症,最近天氣逐漸開始轉熱,要多注意清潔,避免搔抓,倘若出現疑似膿痂疹的病灶,應儘早就醫確定診斷並接受治療,以減少併發症的機率。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3C成癮恐致「腦腐化」 醫師教5招動動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