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部長的位置,本來是要替人民解決問題、扛責任的,不是用來當成自己延續權力的舞台。邱泰源的作法,讓人懷疑他是把衛福部當成「個人地盤」,不惜動用人脈與資源,為自己保住官位。這種官位戀戰的心態,不只會讓外界對政策公信力打折,也會讓部內的改革動力陷入空轉。

尤其在面對藥師公會、外界民眾公開要求他下台的同時,邱泰源卻能換來一片力挺聲,還跨足到跟醫療無關的領域,這畫面不只奇怪,還像極了政治圈的「官官相護連線」。

一個部長如果真心覺得自己做得好,不需要靠連署來證明,更不該用人情綁架輿論,這不是負責任的領導者該有的作法,而參與連署力挺的醫界人士們,是不是應該問問自己,自己到底是為了權力簽下連署書,還是為了人民簽下連署?

政府用人,本該看能力與績效,不是看誰拉得到連署、誰喊得動人。若高層縱容這種「保位文化」,衛福部就會淪為派系與人脈的遊樂場,人民的健康安全反而被擺在次要。邱泰源該做的,不是繼續戀戰,而是讓衛福部回到專業領導、專注施政的正軌上。

延伸閱讀:壹短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9月搭高鐵近6折!聯票爽住全台飯店 免費拿旅行組、延遲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