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曾遇過一位國中學生,媽媽確診腦癌末期,原本是由爸爸負責照顧,但前一年因中風突然過世,因此只能由還在就讀國中的孩子照顧媽媽,雖找了老師一起關懷孩子,但老師難免帶了些學習的東西進來,比如不要因為照顧而忽略學習等等,但此時孩子需要的應該是有人幫忙做好告別準備。

陳景寧說,這樣的情況下,這孩子的恐懼才是最需要優先處理,包括如何面對爸爸離世、媽媽病重等,學習反而不是此時最關鍵的事,而學校老師雖都有熱情,但不一定具有這樣的敏感度,且處理不當,還恐造成標籤化的情況,應該制定相關訓練,幫助老師溫暖協助卻不傷人。

此外,陳景寧指出,台灣目前並未統計像這樣18歲以下的「兒少照顧者」有多少,不管是照顧身心失能的父母或家人,孩子都會被迫提早長大,承擔與他們年齡不符的照顧責任,本來應該有時間學習、跟朋友玩耍、參與學校活動,都被照顧佔據,這些孩子也可能產生不敢放手、對未來產生負面想法,想要趕快解決眼前問題、害怕失去家人,因此不敢求助的情況。

陳景寧強調,孝行獎活動或募款廣告看到兒少照顧者身影,「這在先進國家是很丟臉的行為」,表示兒少沒有受到足夠的保障與支持,明顯違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精神,政府與民間各類孝行獎停止對兒少照顧者的美化歌頌,敦促教育部盡速推動「友善照顧校園」,推動需求調查、提供支持服務與師生培力課程等三要務,以提學校辨識兒少照顧者的敏感度與提供適切關懷對策。

對此衛福部政務次長李麗芬說,若有未成年者遇上類似情事、符合「脆弱家庭」定義,民眾發現時可主動通報給社會局、社福單位,而縣市政府對這些面臨困難的兒少照顧更是責無旁貸,應該給這樣的家庭更多支持;針對目前缺乏統計一事,接下來會請縣市政府主動了解現況,並持續透過社福中心提供相關協助。

衛福部社家署指出,「脆弱家庭」是指家庭因貧窮、犯罪、失業、物質濫用、未成年親職、有嚴重身心障礙兒童需照顧、家庭照顧功能不足等易受傷害的風險或多重問題,造成物質、生理、心理、環境的脆弱性,而需多重支持與服務介入的家庭。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大稻埕煙火釀周邊塞車惹怨 李四川:就交通、環保議題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