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檢驗及疫苗研製中心科長鄭雅芬說,台灣有6大毒蛇,包括龜殼花、赤尾鮐(赤尾青竹絲)、飯匙倩(眼鏡蛇)、雨傘節、百步蛇、鎖鏈蛇等,咬傷人的頻率方面,龜殼花30%、赤尾青竹絲30%、眼鏡蛇20%、雨傘節10%,其中出血性毒包括龜殼花、赤尾鮐與百步蛇,眼鏡蛇與雨傘節則屬於神經性毒,鎖鏈蛇則兼具出血性和神經性毒。

為避免意外遭到蛇咬,民眾可以記下6大毒蛇的特征,如龜殼花是黃褐色的毒蛇,身上有有黑褐色的斑塊,頭部呈現三角形,多棲息在木材堆、灌木叢,不過有時會到人為建築物內覓食;赤尾青竹絲全身幾乎都是青綠色,只有尾巴末端呈現磚紅色,同樣有三角形的頭部,主要棲息在樹上、草叢堆、竹林等環境,民眾若前往此類地區,可用登山杖、雨傘打草驚蛇。

赤尾青竹絲。林志怡攝
赤尾青竹絲。林志怡攝

鄭雅芬進一步指出,眼鏡蛇則是相當容易緊張的蛇類,受驚嚇時會挺起身體、擴展上身,頸部有白色帶狀圖樣,以及左右各一個小點,有時會進入人為住宅覓食;雨傘節則是黑白相間的毒蛇,且蛇咬後留下的傷口相當小,一開始也只是癢癢的,很容易被忽略。

針對具有地域性的蛇,鄭雅芬說,鎖鏈蛇顏色與砂石相近,分布在東部、南部的河川砂石地或蔗田,遇到威嚇時,會盤成蚊香狀,發出嘶嘶聲來威嚇靠近者,被咬傷後可能造成腎臟問題,務必儘速就醫,由醫師診治;百步蛇則主要分佈在中部、南部山區,頭部呈三角形、鼻子微微翹起,身上有三角形圖樣,常藏躲在落葉下。

雨傘節,林志怡攝
雨傘節,林志怡攝

鄭雅芬說,毒蛇通常都很怕人,民眾若遇到了、保持適當距離即可,被毒蛇咬傷則可注射中和性的抗蛇毒血清治療;疾管署統計,2020至2022年每年平均使用2,809劑抗蛇毒血清,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約使用2,325劑、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約使用467劑、抗百步蛇毒血清約使用8劑,抗鎖鏈蛇毒血清約使用9劑。

此外,疾管署是全國目前唯一生產供應抗蛇毒血清機構,2020至2022年每年平均供應量分別為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約2,552劑、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約739劑、抗百步蛇毒血清約141劑、抗鎖鏈蛇毒血清約42劑,目前均估應無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肚子超胖連帶內臟脂肪也高 醫曝這類運動每週3次就會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