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膠危害人體健康的風險也愈來愈清楚。學界已經在血液、胎盤、母乳、肺部甚至大腦和精液中發現微塑膠蹤跡。專家警告,這些微小顆粒可能引發氧化壓力、基因毒性、慢性發炎與細胞死亡,進而造成組織受損、纖維化,甚至提高癌症風險;另外也可能打亂腸道菌相,影響免疫力與代謝。

那麼在環境水質短時間難以改善的情況下,民眾該如何自保?根據中國廣州醫科大學的研究,只要把水煮沸,就能大幅降低微塑膠含量。實驗顯示,水質硬度不同會影響效果,軟水大約能去掉25%,硬度80時能去掉34%,硬度180時則可去除84%,如果硬度達到300,更能去掉高達90%的微塑膠。台灣北部水質硬度多在100左右,南部則可能接近200,效果相對更明顯。

推薦新聞:妻遊日突腦出血!開腦+專機「他淚湊255萬」 網籲:必買1保險

研究解釋,當水加熱後會生成碳酸鈣結晶,沉澱時能將微塑膠顆粒一併「抓住」,最後附著在鍋垢中。如果之後再過濾,去除率更高。專家建議,日常把水燒開後再放涼飲用,或搭配濾水器,都能有效降低喝下微塑膠的風險,這樣簡單的小動作,就能替自己的健康多一層保障。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南方雲系北移!今起全台天氣不穩 「這天起」天氣才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