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市五穀廟建於清嘉慶17年(1812年),噶瑪蘭廳首任通判翟淦在宜蘭舊城城南處,設先農社稷神祇壇,長年來是農民重要的信仰中心,迄今已逾200年歷史。
五穀廟建廟後歷經多次修繕、改建,原在兩側廂房,也因多次災變損毀,廟內主殿的木結構被白蟻蟲蛀嚴重,也有脫榫情形,屋頂、土角牆面更會滲漏水,主殿木牆有傾斜情形。
2016年五穀廟登錄為歷史建築,配合廟方空間使用,經縣府文化局與廟方多次研商,最終採新、舊廟並存方案。為滿足空間使用機能並兼顧文化資產保存,縣府與廟方多次討論,最終決定以舊廟坐落原址作為新廟興建空間,並於基地南側重組、修復舊廟。縣府向文化部爭取該修復工程總經費為2100萬元,於今年(2022年)初開工,明年年中就能完成。
目前工程進度已完成屋頂、壁體及大木構件等重組復位,大木作匠師黎世東師傅以嚴謹的修復技術協助完成最重要的「上梁」程序,具體實踐傳統工藝與文資修復互為表裡的脈絡關係。
今天修復工程已達「上梁」階段,文化局為推動文資保存與在地歷史文化教育,邀請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主任蔡明志,帶領復興國中師生們進入修復及科儀現場,實地導覽五穀廟的歷史沿革、文資修復及「上梁」儀式的文化意涵,讓學子透過走入五穀廟修復現場,逐一認識各種傳統建築構造,共同見證「宜蘭五穀廟」的歷史發展與修復軌跡。
宜蘭縣長林姿妙說,五穀廟祭祀神農大帝,長年庇佑下,讓宜蘭縣農民年年順利、豐收。她說,縣府於2016年將宜蘭市五穀廟納入歷史建築,並向中央爭取預算修復,明年中就能完工,透過歷史建築重建,能讓之後下一代了解過去的歷史文化,同時也能知曉先人的智慧與辛勞。她表示,歷史建築有歷史、文化、故事,更有教育意涵,透過建築的整修,讓下一代能接棒傳承。
縣府表示,歷史記憶的承先啟後與薪火相傳,是文資保存得以永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廟方在修復過程中的配合與協助,讓這座本縣少數留存迄今的清代廟宇,得以順利進行修復工程。未來宜蘭市五穀廟將規劃為神農文物館,展示五穀廟歷代保存迄今的珍貴文物,期待以神農信仰帶動社會服務與歷史教育。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