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蘋新聞網 綜合報導
帶您快速了解新聞核心內容:大豕草被北海道大學和專家警戒為危險的外來有毒植物,其汁液在紫外線下可致嚴重皮膚炎。因此,校方呼籲師生以及遊客注意,以防誤觸中毒。

重點整理如下:
  • 北海道大學應對「大豕草」威脅,已經拉起封鎖線,呼籲校內師生注意安全。
  • 「大豕草」是一種光毒性植物,外觀似白色大花茴香,誤觸可能引發嚴重皮膚炎。
  • 「大豕草」原產於西亞,繁殖力強,一株植物可擴散2萬顆種子,在亞洲和歐美野生生長。
  • 研究員表示大學出現「大豕草」可能源於遊客的攜帶,強調外來植物入侵的風險。
「大豕草」是光毒性外來植物,汁液含「呋喃香豆素」,在紫外線下會與皮膚「互毆」,腫成巨型水泡,猶如被灼傷。翻攝自維基百科、Pen News
「大豕草」是光毒性外來植物,汁液含「呋喃香豆素」,在紫外線下會與皮膚「互毆」,腫成巨型水泡,猶如被灼傷。翻攝自維基百科、Pe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