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亮發文表示,近來運動風潮、低GI飲食崛起,即食雞胸肉成為一大市場,他的朋友每次爬山都會帶一包,但他發現對方竟然吃不加熱的,原來朋友怕加熱後沒有立刻吃完會壞掉,所以乾脆冷著吃,認為真空包裝不是最安全的嗎?且包裝也說打開即可食用。
對此,蔡正亮表示,真空包裝不僅可以包存肉品的品質,隔絕空氣與外物入侵,當然也可以減少細菌入侵,不過有一種廣泛存在自然界的菌叫「肉毒桿菌」,特性是不愛空氣,不耐酸,但卻怕熱。
而真空雞胸肉在加工過程一旦疏忽,遭受汙染,就可能潛藏風險,肉毒桿菌會產生休眠的孢子,以躲過外界的攻擊,更容易在真空包裝食品裡,特別是低酸性的食品,如肉品、醃漬蔬菜,他也點出2大風險因子,其一是真空肉品,低酸性,pH通常大於5,適合肉毒桿菌生長,其二是真空包裝不含氧氣,無氧狀態下,肉毒桿菌更可易存活。
雖然超商的雞胸肉包已經煮熟,放在冷藏櫃冷藏條件很好,但他提醒食用前還是再經過加熱再食用,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是神經毒素,遠比其他的有害菌,大腸桿菌、沙門桿菌,都要危險幾十倍,神經毒素,可以麻痺神經,使肌肉喪失功能,中毒者無法吞嚥,甚至呼吸功能都有影響,危及生命安全。
但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不耐熱,經加熱後,都能夠破壞,因此他表示,微波加熱後再吃,就大幅減少肉毒桿菌中毒的風險,「多一道加熱,多一層安全」。

想起奶奶煮的「颱風麵」 一票人都吃過!內行曝:加1料更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