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出,雖然多數車廠會提供 1 至 3 年不等的免費連線試用期,之後才進入付費訂閱階段,但從 2024 到 2025 年,全球願意為這些服務續訂的比例卻連續兩年下滑。今年僅 6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願意支付連線服務費用,與去年持平,但整體趨勢仍顯示出對此類服務的興趣在下降。
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與巴西等主要汽車市場中,選擇「尚未啟用連線」、「不知道是否啟用」的車主,成為占比最高的族群。即使在美國,有 19% 受訪者表示處於免費試用期中,35% 則正在訂閱使用,但仍有多達 38% 表示他們完全未啟用車載連線功能。
對比之下,連線使用比例最高的地區則為中國、南韓與印度,尤其中國市場只有約一成車主未使用連線服務。不過這樣的高使用率多半來自於車廠廣泛提供的免費試用,並非訂閱轉換率特別高。
針對不願意續訂連線服務的主因,調查中也點出幾項關鍵痛點。首先,是「重複付費」:當手機早已具備導航、音樂串流等功能,並能透過 Apple CarPlay 或 Android Auto 投影到車機螢幕,許多駕駛人自然不願意為車內版本的相同服務再掏一次錢。其次,「功能被藏在付費牆後」的做法也讓不少人感到反感。

再者,「個資與隱私」議題亦成為用戶的高度顧慮。面對車廠如何蒐集、儲存與使用駕駛數據的不確定性,不少消費者選擇乾脆不連網,避免潛在風險。
儘管如此,曾使用過連線服務的駕駛大多給予正面評價,只是滿意度較往年有所下滑。這對原先期望透過訂閱創造額外營收的車廠而言,無疑是一大挑戰。包括 GM 與 Stellantis 等車廠原先預估每年可藉由連線服務創造約 2,300 至 2,500 萬美元收益,如今顯然必須重新思考誘因與定價策略,才能讓駕駛人真正買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