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由明道中學、明道文藝舉辦,前身為「全國學生文學獎」,1981年迄今已達43屆。於第30屆時,主辦單位考量全球化時代,華文已是全球的強勢語言,故自第31屆起,更名為「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且自本屆起由「日月光文教基金會」加碼贊助,每個文類增設2-3名「永續日月特別獎」,鼓勵青年學子關心全球永續議題。
本屆「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共收到來自全球1318篇投稿作品,其中國內投稿978篇,海外投稿340篇,展現學生文學創作的豐沛能量與國際關注。得獎作品內容多元、風格各異,展現出青年學子對文學的細膩觀察與深刻思考。

來自臺北市大同中學的張孔瑋同學以作品〈受困〉榮獲「高中短篇小說組」首獎;馬來西亞新山寬柔中學的葉姵妟同學憑〈斷尾〉摘下「高中散文組」首獎;同樣來自馬來西亞的那閩安東尼中學蔡佩君同學,則以〈加載中……〉榮獲「高中新詩組」首獎。國中組方面,新北市鷺江國中的謝秉學同學以〈弧〉獲得「國中散文組」首獎,慈濟大學附中國中部的曲孝寬同學則以〈不定詞〉勇奪「國中新詩組」首獎。這些獲獎作品,不僅展現了寫作者對生活與時代的細膩感知,更體現華文文學在新世代中的創意與活力。
「文學,不只是情感的出口,更是對時代溫柔的對話。」明道文藝社長林雯琪副校長感謝天心工業、環鴻科技、日月光文教基金會長期贊助支持,以及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位得獎作品進行數位典藏,還有馬來西亞董總《中學生雜誌》超過十年的協辦推廣,讓此饒富歷史意義的文學獎擴大規模,扛負起文學使命。在全球化浪潮中,「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不僅見證華文書寫的多元發展,更搭起海內外青年文學交流的重要橋梁。
透過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作品與線上直播的參與,此文學獎展現了華文文學的蓬勃生命力與時代關懷,也讓青年世代以筆為橋,持續書寫、對話、共感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