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調機構東方線上分享,針對1000名涵蓋20–59歲消費者的調查中,有50.3%的消費者在過去一年曾因KOL的推薦而進行消費;1000名中有74.6%的消費者表示未來會因KOL的推薦而消費。

50.3%消費者過去一年曾因KOL的介紹或代言而消費。東方線上提供。
50.3%消費者過去一年曾因KOL的介紹或代言而消費。東方線上提供。

對於追隨KOL消費行為中,有44.0%消費者曾受KOL號召而改變行為,而近3成消費者曾因特定事件而取消訂閱KOL頻道或社群,其中20-29歲族群最在意的是違法的行爲(37%),至於「人設翻車」與「業配過多」分別為28.3%。而30-39 與40-49 2個族群中,則是對宣傳不實/錯誤資訊感到最介意(分別為35.9%與41.1%)。

KOL爭議事件帶來的影響,最讓消費者反感的是「違法行為」、「宣傳不實」以及「爭議事件」。東方線上提供。
KOL爭議事件帶來的影響,最讓消費者反感的是「違法行為」、「宣傳不實」以及「爭議事件」。東方線上提供。

至於接觸KOL的管道,「YouTube」是目前最多消費者接觸KOL的管道(75.2%),其次依序是「FB」及「Instagram」,在Podcast的比例中則是以30-39歲族群佔比較高。

「YouTube」是目前最多消費者接觸KOL的管道(75.2%)。東方線上提供。
「YouTube」是目前最多消費者接觸KOL的管道(75.2%)。東方線上提供。

東方線上表示,KOL本身的個人魅力不只適合用在商品促購,對於號召消費者動員也有一定影響力,建議未來在溝通理念或推廣ESG議題時,可以適時借助KOL的號召力,更有機會獲得消費者響應。另外,年輕消費者易因KOL的人設翻車而影響,而中壯世代對於KOL相對穩定,只要沒有發生嚴重爭議或違法行為,消費者接受度較高,品牌與KOL合作,可依照不同年齡層的偏好做選擇,更能達到效益。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如同不死鳥!重電四雄擁缺電題材重返榮耀 「股王」週漲近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