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短蘋|從天坑到大峽谷 洞變大才開始補!山林更需要「麥克風」
台北市府前天依計畫拆除公館圓環,大批民眾跑到現場抗議市長蔣萬安「蔣不聽」,其實山林被濫採、被改造成光電場的高雄、屏東,甚至颱風過後光電板遍佈魚池、一片狼籍的台南,更應該有人出來抗議才對。
台北市府前天依計畫拆除公館圓環,大批民眾跑到現場抗議市長蔣萬安「蔣不聽」,其實山林被濫採、被改造成光電場的高雄、屏東,甚至颱風過後光電板遍佈魚池、一片狼籍的台南,更應該有人出來抗議才對。
近期銀行在金管會加強金融打詐機制的要求下,除了限縮ATM民眾提領金額上限,申辦約定帳戶延遲開通,還陸續鎖定長期未交易、低餘額、快進快出等「3情況」設定為高風險警示戶,金融打詐機制受影響用戶數至少逾900萬戶。
藍白去年底反覆抽換提案並倉促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原本聲稱要確保地方財政自主,卻因公式分母設計出現明顯疏漏,導致345億元統籌分配款懸而未決,部分縣市甚至出現分配款不增反減的荒謬結果。這場修法風波,不只暴露出在野黨立法品質的粗糙,更是在消耗大眾的耐心。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遭羈押一年,8日以7千萬交保,北檢9日再提出抗告,其中一理由指向柯文哲交保後立刻與該案證人陳智菡、陳宥丞接觸,涉嫌違反交保禁令「不得與證人接觸」。對柯文哲而言,最嚴峻的挑戰或許不是北檢的抗告,而是如何避免「自己人」再一次讓他陷入更深的泥淖。
欲參選高雄市長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才剛揭露大樹區51公頃山坡地被開發成光電場,近日再打美濃新吉洋段農地遭違法盜採砂石成「大峽谷」,質疑市府麻痺。接連被爆出山林水土保持被破壞,高雄市長陳其邁說出重話,要求地主限期回復原狀,如果沒有履行責任,市府就代履行,並且拍賣土地,要以霹靂手段正面回應質疑。2018年因5000個天坑失守高雄的民進黨,難道會再因為「美濃大峽谷」重演?民進黨要保住政權,確實要謹小慎微。
最近的黃國昌一直很激動,口氣都讓人感覺很嗆,也就是台語說的「很秋」,只是不知道他「秋」的勇氣是誰給的?更不知道他為何一直對記者提問很嗆、很秋?如果這是他自己的表演技巧,也該適可而止,畢竟政治是他的工作,而遞麥克風提問也是記者的工作,嘴巴說互相尊重,就要真的做出尊重,記者並沒有嗆你「獨演」,實在不需要嗆記者「獨問」,而且有規定不能獨問嗎?更別扣帽子說記者「沒搞清楚問題、當執政黨的打手」,到底是誰「沒搞清楚問題、沒回答清楚」,別只會嗆記者演給群眾看,這樣的國昌式表演並沒有加分。
下週就是93軍人節了!繼先前總統賴清德喊出國軍搭機可享優先登機、免費升等商務艙等措施引起熱議後,近日各國航都宣布詳細辦法,但只限軍人節當天才「有機會」升等。不少民眾就指出同行若父母、長輩,有哪個軍人真的會自己去獨享商務艙禮遇,且軍人節當天不少國軍仍留營備守,因此不適用這次優惠豈不是更諷刺了!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過去發動大罷免31席藍委,並高喊「大罷免、大成功」,但最後仍以失敗收場。民進黨內也掀起檢討聲浪,紛紛劍指柯建銘,要他交出總召位子,也讓柯建銘心中五味雜陳,因此柯以「無聲勝有聲」回應,企圖以靜制動、以拖待變;讓這場逼宮大戲繼續演出,可預期的是,柯建銘不論留下或下台,威望勢必會有所下滑;這場政爭如何落幕,考驗柯建銘的大智慧。
大罷免慘敗,賴政府本該痛定思痛,用一場雷厲風行的內閣改組重整旗鼓,結果行政院長卓榮泰卻端出一齣「擠牙膏式」的改組大戲,東漏一點、西放一個,遲未能一次端出完整名單。尤其衛福部長邱泰源「不願請辭」的風波,更讓改組顯得拖泥帶水、缺乏魄力。此外,經濟部長郭智輝、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辭職理由為「健康因素」,雖身體狀況確實值得理解,但從外界觀感來看,這已成為最便利的「下台台詞」。
核三重啟公投明投票,這場公投,先是總統賴清德表示票多不算贏、核三延役不是公投能決定;經濟部長郭智輝更表示核三重啟須符合「2個必須、3個原則」,核安無虞、核廢有解及有社會共識,滿足這些條件才能重啟;郭更表示安全問題不能由公投決定,經部作為執行單位會依法行政,未來若政策指示重啟,就會針對核三啟動延役相關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