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災後第7天的9月29日,花蓮慈濟醫院於臉書發文提醒鏟子超人慎防「傷口感染」,原因是災區厚重淤泥裡,釘子、鐵片、樹枝、碎玻璃,什麼東西都可能會有,短短5至6天已刺傷502人。之後更傳出志工頂著烈陽揮鏟作業,疑似熱衰竭倒下險象環生。

救災是一門專業,更何況近年來受地球暖化影響,天災越來越頻繁,災情也越來越嚴峻,甚至呈現複合式災害,也因此投入救災的志工們,不但應接受「災害防救法」所規範的消防局16小時基本訓練並定期接受8小時複訓,還須是有組織地投入救災,才能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反觀花蓮鏟子超人在政府及社會氛圍鼓動下,沒有接受任何基本救災訓練及知識,也不用篩選體能是否合適,一開始就連志工保險都沒有,單憑一腔熱血,拎著一把鏟子,說的直白一點,「來者不拒」都可參與你一鏟我一鏟的人工「土法鍊鋼」救災,結果就是去救災的反而變成要被人救治, 徒增當地醫療系統額外的負擔之外,最嚴重的就是鬧出人命。

諷刺的是,原本是補充正規人力不足的鏟子志工,如今反倒成了花蓮救災主力,突顯的是政府救災不力及缺位。死了一位「挖土機超人」之後,政府應成立專業的防災總署因應更多變的災難,而不是號召「鏟子超人」赴災區涉險甚至喪命。

火線話題 | 鏟子超人救花蓮

這篇報導屬於「 鏟子超人救花蓮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傅崐萁猛替花蓮縣府推卸責任!卓榮泰不忍了搬法條嗆「法律清清楚楚」
  2. 救災第20天!季連成:市容大致清理乾淨、學校恢復實體上課
  3. 嗆劉世芳「瞎了嗎?」傅崐萁:天天栽贓花蓮縣府!撤離災民由鄉鎮負責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光輝十月變震盪十月!5檔ETF逆勢抗震 宜防禦與成長兼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