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355 項結果


AMD發表Amuse 3.1首款BF16 SD 3.0模型 發揮逾50TOPS AI算力

AMD發表Amuse 3.1首款BF16 SD 3.0模型 發揮逾50TOPS AI算力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在去年COMPUTEX 2024上,AMD首度展示BF16 Stable Diffusion模型,結合BF16的精準度與INT8的效能優勢。在此基礎上,AMD與Stability AI合作,推出全球首款專為Stable Diffusion 3.0 Medium設計的BF16 NPU模型,此模型可直接在AMD XDNA 2 NPU上運行,能有效降低記憶體占用、顯著提升影像品質,並於即日起整合至最新Amuse 3.1平台。

輝達RTX PRO 6000出貨有挑戰!3大變數浮現 恐遭華為AI晶片搶市

輝達RTX PRO 6000出貨有挑戰!3大變數浮現 恐遭華為AI晶片搶市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市場近期對NVIDIA RTX PRO 6000系列產品的討論聲量高,預期在需求高漲的情況下拉高出貨表現,不過,TrendForce資深研究副總吳雅婷認為有3大挑戰,包括針對中國市場的NVIDIA RTX PRO 6000低壓降規版方案有性價比劣勢,面臨華為等中國本土業者的競爭,以及記憶體供應緊張,出貨量是否能如市場期待,仍有變數。

AI伺服器今年出貨達210萬台!產值近9千億 CSP砸錢搶GPU與自研ASIC

AI伺服器今年出貨達210萬台!產值近9千億 CSP砸錢搶GPU與自研ASIC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隨著AI浪潮推升全球對高效運算的需求,TrendForce集邦科技研究經理龔明德在「CompuForum 2025 – 智鏈驅動 釋放AI算力」研討會指出,2025年AI伺服器市場在北美四大雲端服務商(CSP)與中國本土替代需求雙引擎帶動下,全年出貨量可望達210萬台、年增率24.5%,產值突破300億美元(近新台幣9000億元)。

科技產業戰略新局!工研院研討會揭趨勢 聚焦AI晶片、CPO、量子科技

科技產業戰略新局!工研院研討會揭趨勢 聚焦AI晶片、CPO、量子科技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面對全球科技競局劇烈變化與供應鏈重組壓力,工研院近日舉辦「2025全球科技產業競局之趨勢與挑戰系列研討會」,吸引近500位產官學界專家與業者參與,聚焦半導體戰略、電子零組件新商機,以及量子科技供應鏈等三大關鍵議題。工研院強調,面對關稅政策調整、地緣政治升溫與技術博弈升級,臺灣產業應加快強化韌性、積極佈局前瞻科技,掌握全球下一波發展主導權。

祥碩股東會通過配息30元現金股利 估Q3表現優於前季

祥碩股東會通過配息30元現金股利 估Q3表現優於前季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高速傳輸IC設計大廠祥碩科技(5269)13日召開股東會,會中通過每股配發30元現金股利案,盈餘配發率58%。今年前5月營收新台幣47.84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成長近38%。

AI應用加速落地!科技巨頭火力展示 美股科技ETF趁機布局

AI應用加速落地!科技巨頭火力展示 美股科技ETF趁機布局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人工智慧(AI)持續驅動科技產業進化,半導體庫存調整也已接近尾聲,長線需求動能轉趨穩健。雖然近期市場仍籠罩在美方半導體關稅升溫的利空氛圍中,但科技巨頭如輝達、谷歌與微軟接連展示AI創新成果,激勵市場重拾信心。中國信託投信建議,投資人可把握回檔機會,逢低布局美股科技主題ETF,搶先卡位下一波成長動能。

萬泰Q1營收22.62億元年增32.67% 重申今年營運增長20~25%

萬泰Q1營收22.62億元年增32.67% 重申今年營運增長20~25%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全球高階傳輸線材領導廠商萬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190)11日召開法說會,公布2025年第一季營運成果與未來展望。董事長張銘烈表示,AI與雲端應用帶動的高速傳輸需求強勁,公司將持續深耕AI高速線及高毛利線材市場,設定未來五年營收年增率目標為20%至25%。

雲品5月營收1.77億年增14% 躍升至同期次高

雲品5月營收1.77億年增14% 躍升至同期次高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雲品國際(2748)公布5月合併營收達1.77億元,年增14.17%,僅次於去年同月高點;前5月營收累計10.82億元、年增2.60%,刷新歷年同期紀錄。公司表示,畢業季、謝師宴與暑假旅遊潮接棒而來,加上今年新增三處委託經營據點,住房、餐飲及委託經營三大支柱可望持續推升營收動能。

黃仁勳揭曉NVLink Fusion!迎戰CSP自研ASIC風潮 台積電兩邊賺穩贏

黃仁勳揭曉NVLink Fusion!迎戰CSP自研ASIC風潮 台積電兩邊賺穩贏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今年COMPUTEX宣布最新晶片傳輸技術 NVLink Fusion,透過整合全球最先進的 NVIDIA NVLink 運算網狀架構,協助企業打造半客製化 AI 基礎設施,以因應生成式 AI 與代理型 AI 的龐大運算需求。不過,面對NVIDIA幾乎在AI軟硬體領域處在壟斷地位,NVIDIA的客戶則是打算另闢蹊徑,試圖自研ASIC結盟,降低對NVIDIA高度依賴,但是在這場AI GPU與ASIC競爭中,台積電仍是最大贏家。

COMPUTEX 2025吸引8.6萬買主觀展!明年展區擴大至世貿1館

COMPUTEX 2025吸引8.6萬買主觀展!明年展區擴大至世貿1館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全球矚目的COMPUTEX 2025於23日圓滿落幕,四天展期吸引來自152國、共計86,521位國際買主與專業觀眾前來朝聖,刷新疫情後展會活力新紀錄。作為全球AI與新創發展的指標性展覽,今年以「AI Next」為主軸,匯聚各大科技廠商、AI新創團隊與國際級重量買主,不僅展示技術創新實力,更帶動供應鏈上下游龐大潛在商機,突顯台灣在國際科技交流與創新生態中的關鍵角色。

穎崴前5月營收34.43億元年增逾8成 AI帶動探針卡需求飆升

穎崴前5月營收34.43億元年增逾8成 AI帶動探針卡需求飆升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半導體測試介面解決方案領導廠商穎崴科技(6515)6日公告2025年5月份自結營收,單月合併營收達4.88億元,較上月減少25.71%,較去年同期增加37.22%。今年前五月合併營收為34.4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1.33%。

限量綠乖乖現身!COMPUTEX×plain-me快閃限定

限量綠乖乖現身!COMPUTEX×plain-me快閃限定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全球科技盛會COMPUTEX 2025再度攜手臺灣選貨品牌plain-me,推出全新聯名企劃,聚焦今年主題「AI NEXT」,將臺灣科技人最熟悉的「綠乖乖」轉化為跨界潮流符號。系列商品包含服飾、配件與限量三方聯名綠乖乖,將於展會期間在南港展覽館1館4樓L區「COMPUTEX POP-UP STORE」快閃店正式亮相。

NVIDIA、聯發科都來了!Computex聚焦AI六大戰場

NVIDIA、聯發科都來了!Computex聚焦AI六大戰場

【記者趙筱文/台北報導】Computex 2025將於5月20日至23日在台北登場,AI再次成為最受矚目的主軸之一。根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測,AI技術正全面升級,從裝置端的Agentic AI、實體應用的Physical AI、到資料中心的散熱與光通訊技術,皆可看見產業鏈將迎來多點突破。

AI火力展示撐盤!逢低布局半導體ETF 庫存壓力緩解、長線需求看增

AI火力展示撐盤!逢低布局半導體ETF 庫存壓力緩解、長線需求看增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人工智慧(AI)浪潮持續推動科技產業創新,儘管近期半導體市場仍籠罩在關稅干擾陰影下,但AI技術「火力展示」接連上演,顯示產業長線趨勢仍穩中向上。中國信託投信指出,AI應用滲透加速、雲端資本支出大增,以及半導體庫存去化趨近尾聲,投資人應把握半導體相關ETF逢低布局機會,以參與產業長期成長動能。

COMPUTEX落幕!「黃仁勳概念股」這檔ETF囊括逾6成 下波商機浮現

COMPUTEX落幕!「黃仁勳概念股」這檔ETF囊括逾6成 下波商機浮現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週落幕,四天展期吸引爆量人潮,共計86,521位國際買主與專業觀眾前去朝聖,作為全球AI與新創發展的指標性展覽,今年以「AI Next」為主軸,各大科技廠商展示AI技術創新實力,更帶動供應鏈上下游潛在的應用商機。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基金經理人指出,觀察本次黃仁勳點名個股,幾乎都是市值型ETF的成分股,以00922而言持股即達66.84%,投資人若想參與下一波應用商機,可簡單布局ETF有望跟上AI浪潮。

唯一受邀金融業 富邦金首度參與「COMPUTEX群雄競起」活動

唯一受邀金融業 富邦金首度參與「COMPUTEX群雄競起」活動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富邦金控應台灣證券交易所之邀參與「台灣智慧科技島主題式業績展望會-COMPUTEX群雄競起 證交所精選25」,向國內外法人說明富邦金控2025年營運情況及展望。此次是證交所首次結合COMPUTEX舉辦服務海內外機構投資人的會議活動,富邦金控為唯一受邀參與的金融業者,顯示公司獲利能力及營運實力備受國內外法人肯定。

專訪|重啟核電不如拚綠電!綠色和平:再生能源才是台灣發展AI關鍵

專訪|重啟核電不如拚綠電!綠色和平:再生能源才是台灣發展AI關鍵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針對近期社會對「核能是否應重啟」的討論升溫,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張皪心接受《壹蘋新聞網》專訪表示,核電雖被部分人士視為穩定電力來源,但綠色和平長期立場明確,核能並非氣候危機的永續解方。她指出,隨著台灣核三廠2號機除役、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社會輿論應聚焦於更具經濟效益與長期穩定性的再生能源,而非重啟核電,也才能吸引這些專注在AI發展的科技巨頭投資台灣。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