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巨9月營收116.81億創歷史新高 Q3表現創單季新高紀錄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今(8)日公布 2025 年 9 月自結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16.81億元,月增8.57%、年增12.15%,刷新單月營收歷史新高。若以美元計算,營收月增7.70%、年增17.66%。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今(8)日公布 2025 年 9 月自結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16.81億元,月增8.57%、年增12.15%,刷新單月營收歷史新高。若以美元計算,營收月增7.70%、年增17.66%。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富邦證券輔導的金色三麥(7757)今(8)日完成競價拍賣,總計釋出 1,484 千股,最低得標價為每股新台幣 128.56 元,最高得標價達 145 元,得標加權平均價為 131.28 元,最終承銷價訂為 101 元。同時將辦理公開申購,股數 521 千股,申購價 101 元,若以8日收盤價146.5元計算,抽中一張就賺4.5萬元,申購期間至 10 月 9 日止,10 月 14 日公開抽籤,預計 10 月 20 日掛牌上櫃。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記憶體廠商華邦電(2344)公告2025年9月份營收,含新唐科技等子公司合併營收為新臺幣79.20億元,月增12.94%、年增9.52%。今年第三季營收217.7億元,季增3.6%、年增2.1%,創3年來同期新高,前三季營收為627.81億元,年減0.22%。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工業電腦大廠研華(2395)今(8)日公告2025年9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62.08億元,月增11.73%、年增25.40%,創同期次高。今年第三季營收為177.74億元,季減0.35%、年增18.89%,同創同期次高,前三季營收則是來到529.61億元,年增21.83%,創同期新高。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半導體檢測業者汎銓科技(6830)今(8)日公告 2025 年 9 月合併營收達 1.94 億元,年增 16.24%,續創歷年單月新高。今年第三季營收達 5.77 億元,季增 5.89%、年增 11.27%,刷新歷年單季新高;前三季合併營收累計 15.86 億元,年增 8.46%,同樣改寫歷年同期最佳紀錄。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廣達電腦(2382)今(8)日公告2025年9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841.09億元,月增20.5%、年增18.7%。今年第三季營收為4952.58億元,季減1.76%、年增16.65%,創下歷史次高紀錄,主要是受到AI新舊產品交接影響,前三季營收為1.48兆元、年增49.49%。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電子代工大廠緯創(3231)今(8)日公告2025年9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034.37億元,月增17.8%、年增109.9%。今年第三季營收為5678.03億元,季增2.9%、年增108.3%,創單季新高紀錄,前三季營收為1.47兆元,年增 94.9%。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行政院今年 6 月宣布「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臺南市政府積極串聯產官學研資源,並與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TSSA)、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合作,於 10 月 8 日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智慧機器人應用 SIG 成立記者會暨論壇」,聚焦打造國內 AI 機器人產業聚落。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最新公告指出,越南在外資交易機制與市場制度改革上取得重大進展,特別是取消外資投資者「全額預付制度」,顯示金融市場基礎架構正加速與國際接軌,於10月8日正式宣佈從「邊境市場」升格為「次級新興市場」,與中國、印度、印尼同列,升級將於 2026 年 9 月 21 日正式生效。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美股週二(7日)盤中一度創下歷史新高,4大指數齊跌,主要是受到美國政府關門、關鍵經濟數據延後,還有甲骨文(Oracle)遭到媒體爆料,指稱毛利率過低,再度引發AI泡沫疑慮,輝達股價下跌0.25%,台積電ADR股價跌近3%,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大多呈現跌勢,僅AMD、ARM仍逆勢衝高。台股週三(8日)開盤下跌超過280點,失守2萬7,台積電跌30元,報1405元。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近日發表全新半導體製造系統,鎖定 AI 運算所需的先進邏輯與記憶體晶片效能,聚焦三大關鍵領域:環繞式閘極(GAA)電晶體的前瞻邏輯製程、高頻寬記憶體(HBM)等高效能 DRAM,以及優化效能、功耗與成本的先進封裝技術。半導體產品事業群總裁 Prabu Raja 博士表示,隨著晶片複雜度攀升,應材專注於材料工程創新,並與客戶早期合作,加速實現邏輯、記憶體與封裝的重大突破。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2025 SEMICON WEST 美國半導體展 10 月 7 至 9 日於美國鳳凰城登場,台灣半導體與光電材料及設備整合服務領導廠商崇越科技(5434)攜手台日共 14家合作夥伴參展,展示半導體供應鏈整合解決方案,鞏固其「全球供應鏈平台整合服務」核心地位。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雙十連假前夕,台股走勢如洗三溫暖。週二(7日)一度攻克27,000點大關,但隨後市場傳出甲骨文(Oracle)近三個月出租輝達(NVIDIA)GPU伺服器獲利有限,導致甲骨文股價重挫7%,美股主要指數同步下跌,台股週三(8日)早盤一度大跌超過300點。國泰投信分析,雖然短線受到美股拖累,但台股主流仍由台積電(2330)、鴻海(2317)等權值股領軍,台積電昨登上1,445元新天價,成交金額居冠,顯示AI題材熱度不減,長線投資人可趁震盪布局。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最新公告指出,截至9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金額為6,029.43億美元,較上月底增加55.13億美元,穩居全球第四大外匯存底國,同時,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臺幣存款餘額共折計10,397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172%,雙雙創下新高紀錄。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美股「AI永動機」聯盟再添新成員,AMD宣布與 OpenAI 合作,激勵美股費城半導體指數與台積電 ADR 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台股加權指數7日同步續強至 27,301 點再寫新高。法人表示,隨台股多頭行情強勁,今年 10 月將展開除息的台股 ETF,有望受惠股價資本利得表現佳,進一步拉高配息;建議投資人可鎖定市值型或產業型高含積量 ETF,把握「拉積盤」行情重啟下的息利雙收機會。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儘管美國政府面臨關門危機,美股四大指數仍持續上揚,科技股表現強勢,顯示市場對AI題材信心十足。OpenAI完成股份轉售後估值突破千億美元,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新創公司之一,進一步強化投資人對AI前景的樂觀情緒。野村投信指出,2018年美國政府關門長達35天,對經濟造成約110億美元損失並延遲就業數據發布,但本次市場反應相對穩健,資金焦點已轉向AI與科技創新帶來的長期成長機會。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磁性元件廠聯寶(6821)公布2025年9月合併營收達4,922萬元,較上月成長0.94%;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累計達4.5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45%,續創歷年同期新高。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美國聯準會(Fed)9月啟動降息1碼,除日本外的全球主要央行紛紛進入寬鬆週期。利率點陣圖顯示,美國年底前仍有再降息2碼空間。永豐金證券展望2025年第四季,提醒投資人需留意Fed利率政策三大可能劇本,其中最有利情境可望推升科技股估值及中長天期美債價格,AI、半導體與成長型股票仍是資金焦點,有望展現「逆風吸金」韌性。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高通技術公司(Qualcomm)宣布,已達成協議收購全球頂級開源硬體與軟體公司 Arduino,持續推動其全端邊緣平台策略,讓開發人員更容易運用高通強大的運算、AI 與連網技術開發創新產品。此次收購是高通近年在邊緣運算布局的重要一步,繼先前整合 Edge Impulse 與 Foundries.io 後,再度強化其從硬體、軟體到雲端服務的一體化平台。該交易仍需取得監管機關核准及其他慣常成交條件。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神達控股(3706)旗下專業伺服器平台設計與製造商神雲科技(MiTAC Computing Technology Corp.)宣布,與比利時分散式 AI 再生能源創新企業 Tonomia 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結為策略夥伴,共同推動永續 AI 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