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也在AI題材推動下持續創高,台積電股價再寫歷史新高,帶動加權指數登頂。野村投信認為,在類股快速輪動與高檔震盪格局下,投資人若難以頻繁盯盤,可善用主動式ETF因應變化,提前布局具成長潛力個股,同時降低漲多回檔風險,增加投資組合靈活度。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指出,輝達(NVIDIA)新一代 Rubin 系列 AI 晶片預計今年10月試產、2026年第二季量產。與現行 Blackwell 系列相比,Rubin 在效能與功耗表現均顯著升級,功耗將由 1800W 提升至 2300~2500W,功率損失增加近 40%,對資料中心電力供應與散熱設計提出更高挑戰。未來供電電壓提升、散熱效率優化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高壓電源模組、散熱模組、傳輸線材、PCB/CCL 供應鏈可望直接或間接受惠。
AI 技術持續演進,生成式 AI 與大型語言模型(LLM)推動高效能運算(HPC)及 AI 伺服器需求急速成長,使「散熱」成為 AI 基礎建設關鍵。市場預估,2030 年全球散熱產業年複合成長率將推升至 250 億美元。台灣在散熱供應鏈具備完整優勢,包括:上游材料廠:台達電、業強、協禧,中游模組廠:奇鋐、雙鴻、健策,下游 ODM:廣達、緯穎、技嘉。
聚焦液冷與浸沒式散熱技術的領先廠商,將在 Rubin 系列量產後受惠最大。雖然相關個股近期已漲幅不小,但考量新晶片帶來的規格大幅提升,供應鏈營收與獲利仍具顯著成長空間。投資人可持續關注法說會與訂單進展,如台達電、光寶科等廠商在散熱產品出貨與毛利率變化。
00985A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 ETF 基金經理人林浩詳指出,亞洲開發銀行最新報告已大幅上修台灣 2025 年 GDP 成長率至 5.1%,反映美國關稅政策下企業提前出貨的短期效應,更重要的是 AI 需求超越市場預期,帶動企業資本支出與股價同步成長。預期 2026 年 AI 仍是資金最青睞的核心題材,主導市場資金流向。
隨著 Fed 啟動降息循環,全球消費動能可望回溫,市場機會擴散至 ABF 載板、DRAM、矽晶圓等景氣循環股,股價已出現漲價題材推升跡象。林浩詳認為,在此多元題材並進的市場中,主動式 ETF 具高度優勢,能透過專業經理人動態調整持股,布局 AI 與成長產業,同時靈活控管風險。00985A 精選 50 檔具競爭優勢個股,目前前十大持股包含台積電(25.89%)、鴻海(4.21%)、聯發科(3.67%)、台達電(2.42%)、旺矽(2.35%)、新應材(2.28%)、中華電信(2.18%)、廣達(2.14%)、技嘉科技(2.1%)、台光電(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