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95 項結果


男「性」健康崩盤預警!舉弱男半數高血脂 三成有糖尿病

男「性」健康崩盤預警!舉弱男半數高血脂 三成有糖尿病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性健康為男性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研究指出,勃起功能障礙與多種慢性疾病相關,糖尿病、高血壓分別約占三成,五成有高血脂。醫師表示,早期就診不僅可以治療性功能障礙,還能及早發現潛在共病,此外,睡眠達7小時、增肌減脂及壓力管理也是改善男性健康的重要關鍵。

15歲少女BMI無肥胖卻高血脂 醫警告:飲食、生活習慣要「這樣改變」

15歲少女BMI無肥胖卻高血脂 醫警告:飲食、生活習慣要「這樣改變」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15歲的小宜BMI未達肥胖屬正常偏重且日常偏愛甜食和油炸食物,又缺乏定期運動,在學校健康檢查發現血脂肪異常,經過書田診所診斷,他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標,接受診所提供的飲食和生活型態的改變方案,三個月後血脂指數有明顯改善,半年後恢復至正常水平。

3成國人有脂肪肝!5大高危族群小心惡化肝癌 靠「這2招」逆轉

3成國人有脂肪肝!5大高危族群小心惡化肝癌 靠「這2招」逆轉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脂肪肝小心變肝癌!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壓病人、體重過重或肥胖者都是高危險群,但瘦子也可能有脂肪肝,肝硬化速度更明顯,這跟亞洲人體質和基因相關。目前最佳治療方式就是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來逆轉脂肪肝。

快就醫!「三高」留意心肌梗塞5癥兆 控脂4招找回健康

快就醫!「三高」留意心肌梗塞5癥兆 控脂4招找回健康

【謝玄辰/台北報導】依據111年十大死因統計,國人死於與心血管相關疾病的死亡率遠超過肺癌與肝癌,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主要包含三高(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肥胖、缺乏運動、吸菸等因素,國民健康署分析資料發現,有三高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為1.8、1.5及1.4倍。國健署更提醒民眾 留意左胸疼痛或緊縮、喘不過氣、冒冷汗、呼吸困難和頭重腳輕的感覺,可能是心肌梗塞癥兆,要趕緊打119及時就醫!

縮胃曠腸正流行!達文西手臂助力 胖農夫8周減重20公斤

縮胃曠腸正流行!達文西手臂助力 胖農夫8周減重20公斤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有名農夫的BMI(身體質量指數)高達43,飽受肥胖困擾,還併發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至安南醫院就診後,決定接受達文西減重代謝手術,醒來就能下床,疼痛感很低,約2個月就減去了20公斤,擺脫肥胖,笑呼「彷彿重生」。

勃起障礙年輕化!全身健康前哨站 六成患者3年內心血管出問題

勃起障礙年輕化!全身健康前哨站 六成患者3年內心血管出問題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超過百萬男性深受不舉困擾,尤其現代人壓力大加上作息不正常,近年來40~60歲男性到門診諮詢人數明顯增多。醫師提醒,勃起功能障礙除影響性福,更是全身健康的重要指標,不少人因勃起障礙就醫,抽血檢查才發現有糖尿病、高血脂,因此讓醫師審視健康才是正確之道。

過年吃不停小心血糖血脂失控上升 中醫師建議飲食4重點

過年吃不停小心血糖血脂失控上升 中醫師建議飲食4重點

【記者鮮明/台中報導】春節團圓,少不了豐盛年菜,正餐後點心、飲料也沒有間斷,不少人春節後體重上升,身材走樣,更令人擔心的是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人可能會血糖、血脂失控上升。台中慈濟院中醫部醫師鄭宇真建議掌握四個重點,享受美食又能掌握健康不失控。

身材不胖唯獨小腹!內臟脂肪過多 心血管和糖尿病風險高1.5倍

身材不胖唯獨小腹!內臟脂肪過多 心血管和糖尿病風險高1.5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有些人體型不胖、四肢也算瘦,唯獨小腹卻很大,明明已經拚命運動,還是難以消滅肚子的肉。營養師提醒,當心「內臟脂肪」過多,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之風險分別是一般民眾的1.44及1.56倍,調整飲食習慣很重要,少吃油炸、高糖分食物和酒精。

林道遠4病纏身!熬夜拍戲太爆肝 醫生警告當心猝死

林道遠4病纏身!熬夜拍戲太爆肝 醫生警告當心猝死

【記者張瑞振/台北報導】36歲男星林道遠過去因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打響知名度,身為美食老饕也曾經營燒烤、炸物店等副業跨界當老闆,他透露當時為食品把關,一天得吃上5片雞排,長期累積脂肪量驚人、嚴重影響健康,日前錄年代《聚焦2.0》,分享自身4病史,他同時受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病痛纏身外,還有20年痛風史,現場醫師透過超音波實際檢測發現有輕度脂肪肝,被警告再不健康管理恐,「距離猝死只差一小步」。

每22分鐘就1人死於心臟病 「護心延壽」從8件事做起

每22分鐘就1人死於心臟病 「護心延壽」從8件事做起

【李芷妤/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共2.3萬人死於心臟疾病,平均約22分鐘就有1人。代謝症候群有三高異常者 平均約4年就會罹患心血管疾病,醫師建議「護心」從8件事做起,包含吃得營養、動得更勤、積極戒菸、睡眠充足、管理體重,及控制膽固醇、血糖、血壓。

幽門桿菌不只釀胃病!患者常伴代謝症候群 滅菌防三高

幽門桿菌不只釀胃病!患者常伴代謝症候群 滅菌防三高

【李芷妤/台北報導】幽門桿菌不僅造成胃病,竟也跟代謝症候群有關!30多歲林先生近期不時有腹脹感,於是就醫體檢,報告除了幽門桿菌感染外,還有腰圍超標,血糖、三酸甘油脂偏高等代謝症候群症狀,提高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

他年終狂吃大餐慘了!腹痛嘔吐3指數飆高 胰臟炎併酮酸中毒

他年終狂吃大餐慘了!腹痛嘔吐3指數飆高 胰臟炎併酮酸中毒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年終尾牙聚會旺季,大宴小酌應酬不斷,一名51歲男子和朋友吃大餐之後,突然嚴重腹痛,伴隨噁心和嘔吐,急診就醫檢查發現血糖、血脂肪及胰臟指數皆嚴重升高,血液呈現酸化現象且驗出酮體,診斷為急性胰臟炎併發糖尿病酮酸中毒,以及嚴重高血脂。

賴清德跑攤親子園遊會 搶攻新住民票倉!談全糖珍奶這樣說

賴清德跑攤親子園遊會 搶攻新住民票倉!談全糖珍奶這樣說

【記者潘袁詩羽/台北報導】民進黨主席、總統擬參選人賴清德假日拚選舉,今天出席民進黨所舉辦「三明治新世代」親子園遊會,邀請多個NGO組織到現場擺攤,展現對性別平等及新住民議題的重視。而關於日前賴清德透露自己跑攤喝全糖珍奶,引發藍營批評「為搶年輕票不顧健康」;對此,賴清德回應,糖尿病的原因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並不是糖吃多或過甜而引起,不過若本身就有糖尿病或高血脂,就不建議吃太甜。

今急凍下殺10°C!血太黏防爆血管只需1招 冒「6大症狀」快就醫

今急凍下殺10°C!血太黏防爆血管只需1招 冒「6大症狀」快就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強烈大陸冷氣團今(1/15)來襲,氣溫甚至可能掉到10°C以下,溫差相當大,國健署提醒,高溫差易引發血管急遽收縮,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的血壓若突然升高,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發作、中風機率,宜避免一早外出運動,建議改在室內,並勤喝溫開水防血液黏稠,且最好不要泡湯,出現胸悶痛等6大症狀則應快就醫。

養生法百百種!人瑞愛吃內臟豬皮常運動 享嵩壽106歲

養生法百百種!人瑞愛吃內臟豬皮常運動 享嵩壽106歲

【趙虎威/綜合外電】新加坡一名享嵩壽106歲的女性人瑞王先娘近日去世,她生前福壽雙全,子孫近百人五代同堂。王先娘的兒子說,母親生前沒有特別的養生法,吃的都是平常又不貴的食品,她特別喜歡吃「雞皮、豬皮、豬內臟和叻沙(Laksa,新加坡、馬來西亞食品)」。

三高加上2狀況 4成腎功能異常!護腎黃金8守則一次看

三高加上2狀況 4成腎功能異常!護腎黃金8守則一次看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三高病人合併肥胖與吸菸,近4成腎臟功能異常!慢性腎臟病8大高風險族群建議多利用免費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了解腎功能好壞,並且多喝水、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三高和體重、不抽菸及避免不當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才能擁抱彩色人生。

陳子強恐遇半身不遂危機 「左半邊麻痺」查不出病因

陳子強恐遇半身不遂危機 「左半邊麻痺」查不出病因

【記者林秭渝/台北報導】資深男星陳子強為武打童星出身,從小習武多年,曾演出多部賣座電影及戲劇,近年則多接觸藝術及公益,陳子強近日登上年代新聞《聚焦2.0》談論自己的健康狀況,陳子強表示因長年拍武打戲,導致全身多處舊傷,去年底曾半夜胸悶、喘不過氣,一度左半身麻痺,至今跑了醫院10多趟都查不出病因,此外,陳子強還特愛吃滷肉飯,曾經一口氣暴吃五碗,去做血液淨化竟洗出半包油,嚇壞眾人。

病人的血油油的!醫曝血油分離照 網驚:跟冰箱那罐豬油是一樣的

病人的血油油的!醫曝血油分離照 網驚:跟冰箱那罐豬油是一樣的

【陳亮諭/綜合報導】吃太油造成「血油高」,抽出來的血真的會有油!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日前在臉書秀出一管血,該名患者三酸甘油酯過高,抽出來的血被說「油油的」,靜置數小時後,果真「血油」分離,護理師直呼,拍下來可以衛教病人「不要吃太油」。

癌友猛吃補反虛弱!忌大辛大熱 牛蒡蓮藕修復細胞提胃氣

癌友猛吃補反虛弱!忌大辛大熱 牛蒡蓮藕修復細胞提胃氣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有些癌症病人在放化療結束後,即便攝取足夠營養,還是非常虛弱,呈現手腳冰冷、臉色蒼白、走不動。醫師指出,問題可能不在於缺乏營養,而是身體無法把營養輸送到需要的地方,應該先修復黏膜和血球,進補放在最後,而且多選用養陰補氣藥材,忌麻油雞、薑母鴨、高麗參。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