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電動車策略長」日媒起底 與郭台銘有這層關係](https://static-cdn.nextapple.tw/prod/2023-02/8CAACC3C29F62DD00F39364EABC8535B/10947d574bf042dc6f326d4b3405c438_512.webp)
鴻海「電動車策略長」日媒起底 與郭台銘有這層關係
【財經中心/綜合外電】關潤(Jun Seki)昨(1日)起出任鴻海電動車策略長,直接向董事長劉揚偉負責。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大篇幅介紹了他的來歷。
【財經中心/綜合外電】關潤(Jun Seki)昨(1日)起出任鴻海電動車策略長,直接向董事長劉揚偉負責。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大篇幅介紹了他的來歷。
鴻海今天下午宣布,2月1日起延攬關潤(Jun Seki)擔任集團電動車策略長(Chief Strategy officer for EV)一職,直接向董事長劉揚偉負責。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今年的鴻海科技日(HHTD 2024)不僅展示出全新電動車款,包括MODEL D新世代多功能生活休旅車以及MODEL U新型態電動中型巴士,也首度展示出進攻日本市場、以「Being White」為主旨,MODEL A概念車款,車身4.3公尺長的迷你造型,側滑門以及搭配多元的內部空間設計,提供給品牌客戶靈活的選擇。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去年第4季福特每輛Model E平均損失超過4萬7000美元(約台幣147萬元),不堪電動車巨額虧損,福特電動車策略改變,高層表示,下一代福特電動車只有在能獲利的情況下才會推出。
【財經中心/綜合外電】擁有超過30年汽車產業資歷的關潤,今年2月起擔任鴻海電動車策略長,直接向董事長劉揚偉負責。他近日接受日媒共同社採訪時透露,希望推出定價約100萬日圓(約23.07萬台幣)電動汽車。
鴻海將於18日舉行科技日活動,根據昨天釋出的行程內容,智慧電動車、智慧製造、智慧城市將是對外展示三大平台,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將針對未來策略發表演說。
鴻海集團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今天表示,鴻海集團規劃生產每輛售價低於1萬美元的電動車款,不排除在台灣銷售。
經濟部投資審議會今天通過6件重大投資案,其中鴻海精密工業囊括3案,包含擬砸150億元台幣投資新加坡控股公司,再間接取得德國ZF集團子公司半數股權,藉此加深高階車廠關係,雙方將合作投入乘用車車軸系統。
鴻海電動車策略長關潤(Jun Seki)今天表示,看好印度和日本電動車市場未來發展,鴻海集團有51項電動車計畫在台灣、北美、印度、東南亞以及中國等市場進行,達到接洽商談以上階段的項目有23項,與14家全球客戶密切合作。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鴻海(2317)今天宣布與全球車用半導體領導廠商英飛凌科技簽訂合作備忘錄,兩家公司將在電動車領域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共同致力於開發具備高能效與先進智慧功能的電動車。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豐田汽車北美公司(TMNA)執行長小川哲男(Ted Ogawa)接受Automotive News專訪不避諱地表示,他認為到2030年時,純電動汽車在美國新車市場上的佔比將只有30%,僅有美國環保署(EPA)去年要求的目標的一半。他表示,作為汽車業最大混合動力車推動者,豐田認為與其將資金浪費在純電動汽車上,不如直接購買積分來滿足EPA的要求。
台股週線連3紅,本週指數上漲262點,收在16782.57點。鴻海科技日將於18日舉行,台積電19日召開線上法人說明會,以及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將在南港展覽館登場,均是下週市場關注焦點。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全球最大汽車供應商之一ZF Friedrichshafen AG (ZF集團)與鴻海(2317)今宣布,在乘用車底盤系統建立新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各持有50%股權,這一項合作將加速並擴大雙方與頂級汽車客戶以及相關供應鏈商機。
【記者陳俐妏/台北報導】鴻(2317))集團今年開年即啟動併購,拚加速電動車帝國版圖就位。歐系外資最新報告顯示,鴻海轉型策略將是台灣電子產業最重要的一頁,重申買進評等,電動車策略執行若成功,2025年將推升營收、獲利看增15%、20%,因將評價模式由現金流(DCF)改為分類加總(SOTP),但考量鄭州廠成本和iPhone訂單,將目標價由150元下調至140元。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天上午透露,集團正在歐洲規劃電動車零配件項目,此外他預計3月至4月赴美舉行簽約活動,威斯康辛州廠區新計畫也可能在期間公布。劉揚偉也規劃前往墨西哥廠,他表示,當地汽車項目投資陸續開花結果,逐步成形。
【記者陳俐妏/台北報導】根據Bloomberg資料,2022年上半年全球汽車銷售量較去年同期衰退11%,然而電動車的銷售卻大幅成長,同期間成長63%。電動車市場在目前總體經濟環境不佳的狀況下能夠逆勢成長,主要是受惠於各國政策的扶持。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將使2030年開始包括部分歐洲國家在內不能再銷售燃油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