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變冷就全身發癢、濕疹發作? 營養師警告這些食物都要小心
【李家穎/綜合報導】天氣變冷不少人都出現身體上的變化,不管是濕疹或乾癬,都讓人全身發癢,還容易抓癢抓到破皮,營養師高敏敏就分享,有些食物可能是加重敏感體質的隱形殺手,如果皮膚問題治不好,可以先從飲食著手。
【李家穎/綜合報導】天氣變冷不少人都出現身體上的變化,不管是濕疹或乾癬,都讓人全身發癢,還容易抓癢抓到破皮,營養師高敏敏就分享,有些食物可能是加重敏感體質的隱形殺手,如果皮膚問題治不好,可以先從飲食著手。
【施養正/綜合報導】澳洲蒙納許大學研究團隊針對50萬名英國民眾進行研究,年齡約在40至69歲之間,調查便祕與心臟疾病的關聯性。結果發現,有便祕情況的人,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兩倍。如果是同時有便祕和高血壓的患者,比起單純高血壓的人,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也高出34%。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肥胖不僅是外觀問題,更是一種慢性疾病,對身體機能的平衡造成巨大影響,並導致長期低度慢性發炎。營養師李婉萍指出,慢性發炎會對身體的各個組織和器官造成傷害,長期下來甚至可能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
【施養正/綜合報導】在經過新冠肺炎疫情之後,許多人出門都習慣帶著口罩出門,但有時卻會聞到從自己口中飄出的異味,相當難受。日本牙醫師石川宗理整理容易導致口臭的6大原因,提醒大眾平時應多加注意口腔衛生。
【記者莊曜聰/高雄報導】從事律師助理工作、今年32歲的高小姐5月間喜迎第一胎,但她近來常感到右手腕及拇指基部疼痛不已,擰毛巾、拿碗拿餐盤這種小動作都不舒服,尤其抱孩子跟餵奶時狀況更明顯,吃止痛藥、貼酸痛藥布都沒改善,友人介紹下前往阮綜合醫院骨科求診,醫師曾祥睿發現高小姐坐月子期間抱小嬰兒造成手腕、大拇指彎折過度,又躺在床上單手划手機,檢查後確定罹患俗稱「媽媽手」的狹窄性肌腱滑膜炎,透過微創手術及平日的拉伸復健,總算擺脫「痛痛人」困擾。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睡眠呼吸中止症(OSA)不僅干擾睡眠,更可能對心臟健康構成威脅。高禾醫院心臟科主任鄭凱鴻醫師指出,一名年輕患者因嚴重OSA出現心跳過緩及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甚至心跳一度停止。若不及時治療,此狀況可能危及生命。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異位性皮膚炎被譽為全世界最癢的疾病之一,全台約有30萬人受此困擾。患者皮膚慢性發炎、反覆發作,嚴重搔癢如萬蟻鑽動,導致皮膚破損、流湯、流血。夏季高溫更讓患者如同遭受酷刑。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醫師建議患者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配合透氣衣物,運動後立刻沖澡並進行乳液保濕。此外,政府為中重度患者提供三種口服小分子標靶藥及生物製劑,幫助患者緩解搔癢,找回潔淨肌膚,穩定控制病情。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一位60歲老先生因射精時疼痛並有血,偶爾出現血尿,同時伴有會陰部疼痛,且長期排尿不順、小便變細變慢,必須用力才能排出。前往泌尿科醫師呂謹亨門診求助,經超音波檢查,發現他有輕微攝護腺肥大及攝護腺鈣化結石的情況,最終接受雷射攝護腺手術,刮除攝護腺並取出結石,才徹底解決惱人的排尿問題。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端午節即將來臨,賽龍舟是重要的傳統活動,但參與者常因缺乏訓練而易受傷。為此,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的張益維醫師提供了三項基礎核心肌群及上肢訓練動作,幫助民眾在家中自行訓練,以提升肌肉耐力和穩定性,從而減少潛在的運動傷害風險。
【吳坤芝/綜合報導】中秋節將至,應景的月餅讓醫師形容是「炸彈」,因為導致身體慢性發炎的食物,月餅全包了!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總統大選倒數,國民黨續打高端疫苗,前立委蔡正元今晚在臉書貼文指稱高端疫苗添加鋁鹽佐劑,無法排出體外且會產生神經毒素、進入腦內引發慢性發炎、神經細胞慢性凋亡。疾病管制署鄭重澄清,氫氧化鋁、磷酸鋁等通稱為鋁鹽,都是歐美核准使用、安全性無虞的疫苗佐劑,臨床長期監測並沒有導致腦部發炎情事。
【李芷妤/台北報導】骨折後3週是能否完整癒合的關鍵期,除了應避免大幅度活動,醫師提醒,飲食或生活習慣也會影響預後效果,應少喝含糖飲及吃甜點,否則身體慢性發炎影響外部傷口癒合;遠離菸品以免尼古丁降低血液攜氧量、影響骨頭癒合,多攝取高蛋白食物。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關節軟骨修復新選擇!從事室內裝潢的詹先生年輕時是籃球選手,長期運動造成膝關節傷害,去年5月又摔一跤,左膝下樓梯沒力氣影響工作。他考量現年54歲,換人工關節最多使用15年,不想要60多歲還得二度換關節,最後決定接受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術後隔日即以拐杖輔助下床,1個月後可以患肢跺踏地,3個月恢復日常行走。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昨晚(12/22)於政見發表會,痛批民進黨能源政策「徹底失敗」,自己的父母、秘書均死於肺腺癌,都跟空污有關。國民健康署今日說明,肺腺癌不僅是空污,還跟吸菸、二手菸、家族史、長期曝露於重金屬、輻射物質和石綿有關。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指稱疫苗使用鋁鹽佐劑會危害人體,更秀出海外專家傳來的期刊論文,證明自己有所本。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日(1/3)再打臉蔡正元,表示疫苗使用鋁鹽佐劑已經60年,這是醫學院畢業生都知道的疫苗常識,蔡先生可就近請教國內醫師,別捨近求遠誤信公信力有疑慮的期刊。
【吳坤芝/綜合報導】早餐榖物、鐵板麵,午餐吃個鍋貼,晚餐來份三寶飯等,再來一杯珍珠奶茶,是不少人的日常,腎臟專科醫師洪永祥說,這幾種都是「緩慢地殺害著你的腎臟」,列出10大傷腎食物,第1就是珍奶,常搭著吃的雞排是第3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肝癌位居國人十大好發癌症第四位,過去多與B、C肝炎相關,不過近年脂肪肝逐漸成為肝癌重要致病原因,陽明交大、中研院最新研究發現,針對脂肪肝已造成肝功能異常病人,規律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可降低5成以上肝癌風險。
【李芷妤/台北報導】26歲L男從事藝術創作,這三年來經常會陰部脹痛,睪丸偶爾抽痛感,伴隨排尿困難及尿不乾淨,試過多種藥物卻無法根治,每個月都要忍受五到六天的痛苦,尤其作品趕件時,焦躁加上熬夜更讓他痛不欲生,就醫檢查確診為「慢性攝護腺炎」。醫師指出,辛辣食物、久坐、排便異常、睡眠差都是危險因子。
【余平/綜合外電】為避免身體慢性發炎,哈佛醫學院腸胃專科副教授表示自己會避免4類食物,包含椰子油和棕櫚油。
【李芷妤/台北報導】不少人在冬天更容易出現胃痛、吐酸水,醫師提醒,長期忽略消化性潰瘍,可能導致潰瘍出血、胃或十二指腸穿孔或阻塞,至於如何分辨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民眾可透過進食後開始產生疼痛的時間點、疼痛差異去做初步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