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抗中全餐!昨打臉中方「台灣屬中國」 今試射涵蓋全中國「烈火-5」核飛彈
...戰爭。 然而,印度和中國如今都陷入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戰引發的全球貿易和地緣政治動盪情勢,已著手...
...戰爭。 然而,印度和中國如今都陷入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戰引發的全球貿易和地緣政治動盪情勢,已著手...
...導致建商資金調度大幅受限。此外,銀行房貸額度縮緊、川普關稅戰等利空資訊又接踵而至,整體房市買氣急速降...
...share/p/15tFUgHLdU/)表示,對於川普關稅戰這種奇特的勝利,美國媒體這樣分析: 一...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中央社】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昨(8/5)再度飛抵美國華府準備磋商關稅問題。美國官方公報指,日本輸美貨品的關稅,是現有15%再疊加15%,與日本認知的協議內容不同。赤澤此行將要求美國落實協議,針對美國降低日本汽車進口關稅,赤澤說等新稅率生效還要花費一段時間。這已經是赤澤第9次赴美談判關稅。
...關稅,換來的竟是比日韓還慘烈的關稅懲罰!全世界都在川普關稅戰中設法自保,只有賴清德還忙於鬥爭在野黨、...
...預期以及排隊等撥款的狀況頻傳,讓成交速度趨緩,加上川普關稅戰衝擊市場信心,民眾購屋態度轉趨觀望,房市...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29日預告可能對印度施加25%的進口關稅,今天透過社群平台證實決策,他一面說印度是美國的好朋友,一面又稱要對印度施加「罰款」,因為印度從俄羅斯購買能源與軍備,美國要予以「懲罰」。但川普未明說所謂「懲罰」是怎樣的罰款。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7/30)表示,對等關稅不會延期,8月1日最後期限不變,他還在社群媒體發文稱「這是美國的大日子。」
市場衡量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最新關稅威脅之際,投資人也觀望多間大型銀行即將公布的財報,華爾街股市主要指數今天大多收漲,其中那斯達克指數再創歷史新高。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台股上週在美國總統川普再度釋出關稅訊息之際,市場反應已不若以往劇烈,加權指數穩健走升,一週上漲203.53點,漲幅0.9%,收在22751.03點。永豐投顧指出,儘管七月以來大盤於23000點關前徘徊,但多頭防線依舊穩固,市場整體處於觀望氣氛,靜待新一輪政策與營收變化釐清方向。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中央社】美中貿易談判預計下周在瑞典登場,全球關注兩大經濟實體的關稅角力在8月12日的期限之前有什麼進展,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已不只一次提及「可能延期」,今更鬆口說「有可能延期90天」。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美國與日本宣布達成關稅協議,日本首相石破茂認為把關稅從25%降到15%,算是幫日本守住基本利益,但美國方面也覺得日本同意大規模在美投資,談判成果豐碩,白宮23日宣布,日本將向美國採購100架波音飛機、還要購買美國稻米和其他農產品。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日韓等14個國家祭出新一輪對等關稅稅率,再度引發市場震盪,美股4大指數週一(7日)均收黑,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88%最重,特斯拉跌近7%,輝達跌0.69%,台積電ADR跌2.4%。台股週二(8日)開盤下跌170點,台積電下跌15元,報1065元。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2025年上半年金融市場震盪劇烈,主要受美國關稅與利率政策影響。展望第三季,川普主導的對等關稅政策將持續主導市場情緒,加上聯準會降息時程未明,預期股債市仍將呈現波動格局。野村投信建議,資產配置宜採股債均衡策略,股票布局以美股為主,並關注台股、印股與韓股,債券則看好非投資等級與新興債。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面對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群益投信表示,2025年第三季市場情緒仍受干擾,但影響力已有趨緩跡象,加上各國央行傾向寬鬆貨幣政策,有望支撐經濟動能。投資人可運用「TACO」四大主題策略因應市場波動,兼顧趨勢掌握與風險分散,靈活調整資產配置。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於7月9日到期,全球政經情勢面臨新一輪變局,「台股多頭總司令」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表示,儘管關稅政策、地緣戰爭與油價波動導致全球通膨壓力,但整體景氣呈現「先蹲後跳」格局,AI仍為全球剛性需求,資金與供應鏈緊密聚焦,對台灣產業與資本市場形成實質利多,「產業長線走多」的態勢明確。
...導】台積電上周發放千億元股利,市場迎來資金活水,但川普關稅戰每日都有新劇碼,避險情緒升溫,債券ETF...
...佔比反降到27.3%。這個新東向的發展也加大這次在川普關稅戰中台灣的壓力。 第四,台灣的傳統產業在...
...稍晚公布,外界預期台積電是否能突破新台幣匯率波動、川普關稅戰影響,魏哲家在今年6月股東會上坦言,新台...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受到川普關稅政策影響,促使2025年第一季終端電子產品備貨提前啟動,以及全球各地興建AI資料中心,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晶片需求優於以往淡季水準,助益IC產業表現。第一季前十大無晶圓IC設計業者營收合計季增約6%,達774億美元,續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