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無人機襲擾威脅加遽 「這款」航程最遠達6000公里

中共近年來常運用無人機在東海、台灣海峽、南海,以及台灣東部實施襲擾,造成區域緊張。根據國防部近年來公布的數據顯示,共軍已將中大型、長航時無人機投入擾台機隊,在東海及台海周邊的常客是 BZK-005「長鷹」無人機、TB-0011「雙尾蝎」無人機,該無人機為中共解放軍現役最大型的長航時無人機,最大航程達6,000公里,具備「偵打一體」能力。公開資料顯示,「雙尾蝎」無人機的衍生型「雙尾蠍B」,可以掛載JK-2K空地飛彈,CM-502KGT空地飛彈,航程極限更直逼850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可達1.95公噸。

2022年9月則出現KVD-001 等新型無人機,該型無人機採車載彈射的起飛方式,最大時速140公裡,最大作戰半徑200公里,最大續航時間10小時。可作為遠程通信中繼、戰場偵察監視、目標照明導引等用途。種種跡象都顯示,共軍的無人機作戰發展,已具備相當程度的威脅性。

相關新聞:打造無人機產業鏈!台灣拚2030年400億產值 搶攻海外非紅供應鏈商機

中共解放軍TB-0011「雙尾蝎」無人機。圖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部
中共解放軍TB-0011「雙尾蝎」無人機。圖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部

信賴產業前景堪憂? 2專家點出關鍵問題

由於無人機在近年的衝突中成為戰場不可或缺的裝備,各國都加速研發測試和部署各型無人機。加上近年來中共無人機襲擾加劇,政府大力發展無人機、無人艇,凸顯強化國防自主的目標明確。

蘇紫雲表示,全球軍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4年全球軍備支出將達2.7兆美元,其中軍備與維修市場達1.2兆美元,正適合台灣強大的製造業發揮優勢;不過,軍備市場雖大,仍面臨諸多挑戰。

蘇紫雲認為,台灣雖然有足夠的製造業支撐軍工產業發展,但是系統統合(SI)能力才剛起步,像是「滿屋子食材,缺乏米其林主廚」,目前台灣面臨的最迫切也最重要的問題是政治文化、社會文化,是否能持續予以支持,才能讓國軍的參謀決策、業界的開發生產得以維持穩定的計畫,資金無斷炊之虞,技術與生產量能累積。

相關新聞:專訪|台灣非紅無人機具優勢!專家建議補強3關鍵 搶攻海外商機

「勁蜂一型」無人機透過發射筒發射,結合光學酬載進行目標辨識、追蹤,可達視距外動、靜目標精準打擊。(中科院提供)
「勁蜂一型」無人機透過發射筒發射,結合光學酬載進行目標辨識、追蹤,可達視距外動、靜目標精準打擊。(中科院提供)

舒孝煌受訪則表示,利用無人機協助作戰,美軍已開始逐步轉型,例如美國空軍近年持續推動研發「忠誠僚機」之稱的「聯合作戰無人戰鬥機」(CCA),美國海軍也在今年初加速推動「複製者」(Replicator),烏克蘭也擴大運用無人機在俄烏戰場。但是,目前台灣需求端跟使用端都還在起步摸索階段,除了需求方還有空白領域,產業端也還有努力的地方,現階段中科院雖然也有在研發無人機,但多數仍在研製測試階段,未來要如何部署運用,應該還要摸索。

舒孝煌也說,作戰單位使用無人機取代前進觀測,目前進口跟國產都已可以做到;不過,使用端能否確切認知運用範疇,其作戰思維是否會跟著調整,也值得觀察。

波音為澳洲皇家空軍研發「忠誠僚機」(Loyal Wingman)無人機。取自RAAF官網
波音為澳洲皇家空軍研發「忠誠僚機」(Loyal Wingman)無人機。取自RAAF官網

2027共軍若犯台恐難抵禦 學者憂:國軍無人機發展缺完整規劃

舒孝煌指出,現階段而言,國軍採購量仍偏少,談的都是情監偵跟作戰打擊,但卻忽略了一項重要功能,就是用無人機做運輸,若能把無人機導入協助運輸,在台灣面臨少子化,國軍編現比下降的情況,能有所緩解。近年來,國外已經有嘗試把無人機運用在軍用運輸領域。

他建議,從國軍無人機運用及規劃來看,還並沒有很全面的規劃,也還沒納入場景運用,探索的方向還太少,因此可以看到國軍雖然買了很多無人機,但在少子化衝擊下,未來有沒有可能面臨兵力不足,無人機最後是鎖進庫房?

舒孝煌認為,美國有無人機發展藍圖,英國和烏克蘭也有共同研究年度無人機總檢討報告,未來英軍也將納入無人機和反無人機編制。未來國軍漢光演習會否大量投入使用,值得觀察。

自殺式無人機彈簧刀300系統在烏克蘭戰場表現優異。翻攝AeroVironment
自殺式無人機彈簧刀300系統在烏克蘭戰場表現優異。翻攝AeroVironment

蘇紫雲則坦言,中國的無人機產品線完整,除眾所周知的 DJI外,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軍規無人機也快速發展甚至拿下中東市場大單,國際智庫評估中共大型無人機如「彩虹」、「翼龍」系列輸出中東、中亞國家達500架以上,沙烏地阿拉伯甚至由中國引進TB-001雙尾蠍大型無人機的整廠輸出進行在地生產,形成北京的「無人機外交」。

面對2027年共軍可能的攻擊威脅,蘇紫雲認為,台灣的無人機產業現狀,進口成熟歐美產品可說是救急所需。例如向美採購的大量彈簧刀無人機可扮演濱海防禦角色,襲殺敵方登陸船艇週波。與長程反艦飛彈、中程的雷霆火箭/海馬斯飛彈、近程的標槍/拖式飛彈、短程的 M1A2T/M60A3改以及雲豹30鏈砲車形成複合火力圈打擊阻絕渡海來犯的敵軍。

紅雀三型無人機。中科院提供
紅雀三型無人機。中科院提供

共軍無人機繞台測試國軍擋得住嗎? 舒孝煌:應大量採購小型無人機

蘇紫雲說,中國大型無人機繞台主要係調教技術以及降低飛行成本。例如中共戰機所用的渦善10系列發動機雖有所進步,但其壽命推估約3千小時左右只有歐美戰機的1/3,因此中共戰機雖較便宜但全壽命週期約需換三套發動機,如同印表機便宜、墨水消耗品甚貴,因此搭配無人機擾台有助其節約成本。

蘇紫雲續指,依照美國防部公開資料,2024年F-16每小時飛行成本達1.4萬美元、但 MQ-9無人機每小時約僅650美元。如此可知成本的巨大差異。在考量中共無人機的數量,參考俄烏戰爭與其他國家作法後,快速引進雷射/微波防空系統、以及自走防砲系統,以長中短程防空系統相互高低組合,將是抵銷中共各式無人機的重要手段,也就是在不對稱戰思考下,「萬事莫如防空急」的思維。

自殺式無人機彈簧刀300系統在烏克蘭戰場表現優異。翻攝AeroVironment
自殺式無人機彈簧刀300系統在烏克蘭戰場表現優異。翻攝AeroVironment

舒孝煌則認為,要應對大型無人機繞台測試,目前可運用有人戰機擊落大型無人機,因為若由演轉戰,當下不擊落,有可能後續的遠火打擊就來了,因為大型無人機就是共軍的眼睛。

舒孝煌建議,面對小型無人機襲擾,尤其是前幾年前金門有無人機襲擾,國軍卻沒有能力反制,反倒是松山機場有裝設反制偵測系統,國軍應盡快構建偵測系統。

舒孝煌也表示,國軍將來也可以思考,籌建、採購大量小型無人機,對共軍驅逐艦、兩棲登陸艦造成攻台困難,甚至畫設一個限制範圍,把遼寧號福建號逼出打擊範圍,讓他們不敢進來。

中科院展出的反輻射無人機。美聯社
中科院展出的反輻射無人機。美聯社

現役性能不足? 國軍雙管齊下「造無人機大軍」

目前國防部以中科院為研製主體的無人機體系,陸、海、空三軍都已有服役中、將投入使用的無人機,包括已委由民間廠商量產的「監偵型」等6款3422架,分為陸用型和海用型各三種「軍用商規」無人機、還有中科院研製的紅雀二型、騰雲二型、銳鳶二型中大型無人機、「勁蜂」一型自殺式無人機、「劍翔」反輻射無人機,以及由軍備局建案的FPV「多功能無人機系統」籌獲案。另外,對美採購的無人機,則包括海軍積極爭取的V-BAT 128型垂直起降無人機、和正向美國採購的976架「彈簧刀300」、Altius 600M無人機、4架MQ-9B無人機。國造加外購全部加起來就有16款無人機。

根據國防部公告軍用商規六款無人機採購標案,包括微型、監偵型、戰術型、目獲型、陸用型及艦載型等六款,其中目獲型無人機每架公告價785.3萬元,戰術型無人機每架公告價格635.6萬元,總金額約68.8億元;另無人機反制系統金額9.9億元。

此外,台灣智庫「民主、社會與新興科技研究院」(DSET)6月底公布的報告指出,在無人機採購方面,台灣政府已於2025年5月向無人機廠商宣布,未來三年將增購47,000架無人機。台灣無人機產值預計將持續增長。

已服役的無人機方面,海軍的偵查無人機已有紅雀二型無人機、銳鳶二無人機,分別為小型部隊之偵蒐,及長航時海上目標偵獲。陸軍則有戰術近程無人機(摩羯旋翼型無人機)投入使用,至2026年將有301架,投入使用;陸軍已於今年1月17日正式成立「陸軍無人機訓練中心」,整合各型無人機的教育、訓練、測考與研發等機制。

國軍無人機運用圖表。壹蘋新聞網
國軍無人機運用圖表。壹蘋新聞網

偵蒐能力更強 銳鳶二代無人機航程達2000公里

空軍方面,已服役的攻擊無人機為劍翔無人機,為中科院自主研發之反輻射無人機,至今年底預計完成生產104架。並可分為攻擊型(反制敵方飛彈陣地及雷達)、誘標型(反制誘敵雷達開機搜索)兩型,該型無人機可鎖定敵雷達、武器系統發射的電磁來源並對其執行攻擊,作戰範圍可涵蓋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具備飛越臺海並對中國大陸沿海防空雷達實施「自殺攻擊」的能力。

至於所有無人機之中體積最大的「騰雲二型」無人機,為第一代「騰雲」無人機的精進版,動力系統與美軍MQ-9B無人機同款,自2020年底開始就持續測評及改良,現已具備超過20小時的滯空能力,相較一代1,100公里的航程,二代也比一代多了二倍,並可執行中長程監偵任務和全天候作戰能力;空軍預計將採購12至20架騰雲無人機。另外,由於我國將於2026年、2027年獲得4架MQ-9B無人機,若國軍確定量產「騰雲二型」無人機,可望與MQ-9B無人機「高低配」,強化各層空域的偵蒐能量。

除了騰雲無人機,配屬於海上戰術偵搜大隊的銳鳶無人機,目前也已研製出第二代,不僅電子穩定度更穩定,偵蒐能力更好,滯空時能長超過15小時,最大航程更可達2000公里遠,作戰半徑更可達250公里以上。

國軍無人機運用圖表。壹蘋新聞網
國軍無人機運用圖表。壹蘋新聞網
騰雲無人機。李俊毅攝
騰雲無人機。李俊毅攝

至於已建案採購的無人機,根據國防部預算書顯示,陸軍正在採購的無人機,包含對美軍購彈簧刀300、ALTIUS 600M-V攻擊型無人機,並已編列預算採購監偵型、目獲型、微型無人機、戰術型近程無人機等「軍用商規」無人機;同時,陸軍也加入向民間廠商探詢「監偵中繼型無人機」的採購潛力,新型無人機須具備垂直起降、自動懸停、動態追蹤、自動返航功能,也須有符合陸軍使用的加密系統與通訊干擾能力,以及可更新圖資的電子地圖功能、全球定位系統(GPS)座標與目標鎖定功能,日前陸軍司令部已發布公開徵求資訊,需求為633架。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壹蘋10點強打|小六女童遭性侵產子!19歲男友不認帳 DNA還清白!生父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