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廈泳渡」舉辦十多年來,從未被視為統戰工具,陸委會卻認為今年因廈門主辦、跨越中線不宜舉辦。那請問過去12屆是如何通過審查的?況且國安固然重要,但政府應理性區分交流與滲透,避免無限上綱、錯殺善意。若中央真心認為不宜與敵對政權互動,應清楚說明政策立場,而非單方面封鎖。
更令人擔憂的是,陸委會甚至暗示「金廈泳渡」是「海峽論壇」的延伸,若金門縣府執意舉辦,不排除懲處。中央正以政治力壓制地方聲音,當體育活動被貼上統戰標籤,只會讓民間交流步步驚心。
總統賴清德去年520就職演說提及,願推動兩岸交流,包括「恢復雙邊觀光、學術、城市交流等」。實際上,卻是限縮兩岸互動空間,以國安之名限制各類民間接觸,「金廈泳渡」遭喊停便是鐵證。
若連一場泳渡賽都容不下,談何兩岸和平?今天是泳渡遭封鎖,明天可能是文化、教育甚至商業交流。賴政府「說一套、做一套」的兩岸政策自打嘴巴,更是兩岸民間互信遭重創的警訊。
延伸閱讀:壹短蘋

壹短蘋|拿商務艙利誘從軍還不夠?賴清德還要餐飲業「做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