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目前外匯存底逾5800億美元,其中逾8成為美元資產,配置美國國債乃國際常態,目的在於資產安全與流動性管理。這筆錢仍在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既不是對外直接投資,也不是「搬去美國」。若傅崐萁認為這樣等同掏空,那全世界持有次多美債、逾7600億美元的中國,是不是也在「出賣國家」?
傅崐萁聲稱「短時間內搬35兆」,更是三段式錯亂推論的集大成。他把將對美擴大投資的「可能性」(約12兆台幣),與台積電自2019年起分期長達十年的美國投資(約5兆台幣),以及本就存在且並未異動的外匯存底(約18兆台幣)湊在一起,創造出一場虛構的資本出走災難。這種概念錯置、時間錯亂、意圖扭曲的推法,只能說是反智式政治操作。
至於「台幣升值12%將導致出口損失12%」的說法,則屬赤裸錯誤。台幣並未出現如此劇烈升值,而即便有匯率變動,企業通常會透過避險操作、調整訂價與生產基地來應對。傅崐萁以極端假設渲染恐慌,邏輯之粗糙,讓人懷疑這是否是刻意為之的統戰言論,而非對政策的善意監督。
傅崐萁這類扭曲數據、混淆概念的發言,不只會誤導大眾,還可能動搖市場信心與國際觀感。他仗著話語成本低廉,信口開河;但台灣人卻要為這種反智政治付出代價。難道挺過罷免,是為了繼續傷害公共理性嗎?
延伸閱讀:壹短蘋

豪雨已釀3死4失蹤!行政院下週擬通過「颱風災後重建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