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檢起訴內容,柯文哲所涉犯行分為兩區塊,一部分是涉嫌於台北市長任內收受威京集團總裁沈慶京的賄賂,讓京華城改建案得以獲取20%的容積獎勵;另一部分則是在競選總統期間,涉嫌透過木可公關公司侵占政治獻金,涉犯《貪污治罪條例》圖利、違背職務收賄、公益侵占及背信等罪,具體求刑28年6月、褫奪公權10年,併科罰金5千萬。
起訴書指出,柯文哲於2014至2018年首任市長期間,即得知沈慶京多度向北市府、市議員、監察院陳情,希望能回復京華城12萬284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然而,柯明知京華城案不符都更條件,也明瞭土地容積率背後所涉利益龐大,仍無視北市府當時正與京華城公司行政訴訟中,裁示將京華城陳情案送入都委會研議。
檢方指控,柯文哲在收受由沈慶京指示捐予民眾黨,以7名人頭名義各捐30萬元,共計210萬元的政治獻金「賄款」後,親自核章決行將京華城案送交都委會審議並進行公告公展,不顧都發局認為恐涉及圖利等意見,讓京華城得以都更容獎項目獲取20%容獎,使其容積率自560%一路暴增至840%,甚至護航鼎越公司加速取得建照。
而在鼎越公司取得建照後,柯文哲受邀出席京華廣場動土典禮。檢方認定,柯在典禮當天或某日收受沈慶京的1500萬元賄款,並將款項交由隨行秘書許芷瑜保管,後來再記錄於EXCEL檔案「工作簿」中,內容寫道「日期2022/11/1-姓名小沈-數字1500-公司-用途-經理人沈慶京」,與檔案內其他列所載的數字相同,均為金額、單位為萬元。

此外,柯文哲為了角逐2024年總統大選,不僅積極佈局且頻繁與財團、政商界人士接觸,還指示成立木可公司、眾望基金會、新故鄉協會,雖然表面上找來李文宗、李文娟兄妹負責管理金流,卻實際掌握包括前述單位及競選總部的財務狀況,並挪用木可公司帳戶資金及眾望基金會公款,用以支付輔選的員工、競總和黨工薪水。
檢方調查,柯文哲也在政治獻金專戶設立前,先是將其肖像權授予木可公司,隨後由競選總部推出「捐款換小物」活動對外募款,並涉嫌以收取授權費名義,將募得的政治獻金轉入木可公司帳戶,營造正常商業交易假象,藉以規避政治獻金用途的嚴格限制,不法侵占政治獻金達6234萬餘元。
同時,柯文哲涉嫌在擔任台北市長期間,以私人名義違法收受捐款及民眾黨政治獻金,對象包括李婉鈺父親林志郎、博奕教父陳盈助、會計師范有偉、基隆市長謝國樑母親、信義房屋創辦人周俊吉妻子、東方文華董事長林命群,並將款項記錄於EXCEL檔案「工作簿」。其中,陳盈助機要邱清章曾證稱捐款300萬元,檢方認定與柯記帳數字相符、帳冊內容屬實。
不過,對於檢察官種種指控,柯文哲始終否認涉有收賄及侵占政治獻金情事。柯歷次出庭強調,京華城案送進都委會研議後,對於後續發展他一無所知,且本人對於EXCEL檔案「工作簿」毫無印象;政治獻金部分,柯則主張捐款人出於「欣賞」將錢供其使用,且後續都將錢用適當的地方,至於「捐款換小物」均有開立發票,屬於商業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