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局昨發布新聞稿指出,統計自民國112年6月28日起至今年6月30日止,共通報網路廣告平台業者下架逾25萬則詐騙廣告。其中114年第二季,通報Meta下架詐騙廣告2萬6,074則、通報Google下架詐騙廣告418則。
熱門新聞:「約跑」變性侵遭求償150萬 體格「女大男小」!法官判免賠
觀察本季詐騙廣告態樣,投資詐騙廣告中「偽冒財經名人」占45.49%、「媒體網紅」占25.12%、「企業領袖」占13.56%、「政治人物」占2.33%。
常見的投資詐騙廣告內文關鍵字如「準時報牌」、「跟著高手學3天,勝過單打獨鬥3年」、「免費贈書或公益送書」、「今天佈局、明天驗證」等為主,請民眾提高警覺,切勿輕信。

另刑事警察局觀察自今年6月起,詐騙廣告常以假求職(陪聊、讀稿員、送貨員、評論員)、課程參與、活動體驗、做公益領禮券、推廣吃素等內容吸引瀏覽點擊,並引導至LINE聯繫細節,後續演變為騙取個資、投資詐騙、徵收金融帳戶、招募車手等情形。
刑事警察局提醒,正值暑假期間,詐騙集團以各式暑期營隊、兒童活動體驗等廣告內文意圖矇騙民眾,請民眾務必查證活動真偽、勿輕易透漏個人資訊、不輕易相信免費活動或限時優惠話術,凡有疑問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求證。
刑事警察局強調,網路廣告平臺業者依法有明確責任,不能放任詐騙廣告流竄,依據《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30條明訂,平臺不得刊登或推播含有詐欺內容之廣告,並應建立完善的防詐管理機制;該條例第31條更進一步要求,平臺於刊登或推播廣告時,應主動揭露資訊。若未依上述規定執行,恐將面臨違法風險。呼籲網路廣告平臺業者切勿逃避責任,應積極配合法規,主動落實揭露與防詐義務,共同守護民眾財產安全、資訊安全與數位環境的信任基礎,從源頭防堵詐騙,避免民眾受害。
另外,警方提醒民眾,投資股票應透過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許可之合法券商進行下單,切勿輕信網路廣告所推薦之金融投資資訊。舉凡標榜加入投資老師LINE帳號(群組)或點擊連結獲得飆股資訊等廣告,就是詐騙!
民眾可透過社群網站的粉絲專頁追蹤數、按讚數或資訊透明度的「建立日期」及「更名紀錄」、廣告出資者等資訊,作為判斷參考依據,小心查證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