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嘉佩樂酒店於9月17日正式揭幕全新獨立酒吧「The Glasshouse」,座落於敦化北路,距離酒店僅150公尺。這座三層獨棟建築以「三合一」概念呈現,分別打造出Tilt、Cooper與Playback三間風格截然不同卻相互呼應的酒吧,讓臺北夜生活再添亮點。
嘉佩樂酒店總經理Dennis Laubenstein(羅德遠)指出:「我們致力於打造亞洲前所未有的體驗,成為文化交流的橋樑,讓臺灣在國際飲食舞台上脫穎而出。The Glasshouse 不僅展現臺灣精湛的調酒工藝,也將島嶼記憶與文化故事融入其中,綻放於每一杯特調佳釀之中。」

Tilt:島嶼風土與餐食對話
位於一樓的Tilt,設有75席,空間設計揉合Art Deco元素與復古氛圍,胡桃木、黃銅與祖母綠絨布共同營造高雅氛圍,將臺灣在地食材化為液態故事。
酒單融入本地作物與茶葉香氣,展現風土融合的可能性。例如以高雄紅心芭樂為基底,經發酵後帶出獨特花果與草本香,再搭配台東桂花利口酒與刺蔥琴酒,呈現如白酒般細緻的層次;外層點綴梅粉,呼應臺灣人熟悉的芭樂吃法。這款特調既是風味實驗,也是一杯專屬於臺灣的味覺記憶。
除了調酒,Tilt同樣重視餐點搭配,主廚將臺灣熟悉的味道轉化為酒食體驗:以麻辣火鍋元素變奏成乾鍋粉並搭配鹹酥雞;和牛舌部位以法式低溫舒肥烹調,再佐蔥鹽醬與柚子胡椒炭烤;家常麻婆豆腐則融合手工刀削麵與煙燻花椒辣油,帶來熟悉卻嶄新的層次。酒與食在此交織,不僅展現土地的風味,也延伸為更完整的餐酒故事。

Cooper:陳年佳釀的優雅沙龍
位於二樓的Cooper,以製桶職人命名,致敬蒸餾工藝與酒類傳統。空間以深藍絲絨、拋光黃銅與歐式沙龍氛圍,營造靜謐質感,並設有獨立「Unicorn Room」供私密聚會。
這裡除了陳年烈酒與經典重塑調酒外,也提供精緻小食,突顯餐酒搭配的深度:熊本產的季節生蠔搭配陳釀烈酒,展現鮮甜與醇厚的對比;A5和牛製成酥炸三明治,外層酥脆、內裡多汁;經典馬丁尼則以魚子醬小點相襯,搭配蛋黃、蛋白與紫洋蔥,呈現細膩的鹹鮮層次。另有以莓果醋製成的清爽醬汁料理,為濃厚酒款帶來酸香平衡。


Playback:音樂與調酒的跨界舞台
位於地下一樓的Playback,則是整個The Glasshouse最具沉浸感的空間。酒吧設計靈感來自日式文化與黑膠唱片,融合紅絨布座椅、黑膠唱片牆、懷舊玻璃磚與工業風細節,宛如一處隱身城市的音樂庇護所。空間設有50席,並規劃現場舞台,不定期邀請Live Band與DJ演出,讓聲音與酒液形成即興的對話。
調酒設計更以音樂為主軸,每款酒對應一首歌:特調「Lemon」靈感來自米津玄師的同名作品,以琴酒、紫蘇利口酒與櫻尾檸檬果酒打造,酸澀清亮如旋律般層層遞進;「Koi Suru Fortune Cookie」則呼應AKB48的暢銷單曲,以燒酎為基底,融合草莓果泥、可爾必思與檸檬汁,並在泡沫上放上一枚幸運餅乾,帶來戀愛般甜美氛圍。


微醺小百科
馬丁尼為什麼是經典調酒?
A:馬丁尼以琴酒和苦艾酒調製,結構簡單卻能展現酒體細膩層次,被視為「調酒之王」。它的純粹、優雅與多樣變化,讓馬丁尼成為經典不敗款。在美國禁酒令期間,非法製造琴酒相對容易,這使得馬丁尼在當時成為一種流行的調酒。
製桶職人(Cooper)是什麼?
A:Cooper是指製造或修理桶子(容器)的工匠,這個詞源於拉丁語「cupa」意為桶,在烈酒的世界中,是指製作橡木桶的工匠,他們的手藝決定了烈酒熟成的風味深度。橡木桶能賦予酒液香草、焦糖、煙燻等風味,是威士忌與干邑不可或缺的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