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裝備保護:

清理時切勿赤手赤腳、穿拖鞋,以及直接接觸汙水、汙泥或災害廢棄物,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

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受傷原因及傷口污染情形,以利醫師診療。

二、 飲食保護:

水災地區蓄水池如遭汙水侵入,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食物飲水要煮熟煮沸,食物保存過久或變質(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等)請勿再食用。

三、 清潔保護:

戶外區域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50倍(200cc加10公升水)噴灑庭院、水溝等潮濕處;居家環境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100cc加10公升水)擦拭或刷洗地板、牆壁、廁所等處。至於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用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浸泡30分鐘稀釋進行消毒,並以清水沖洗乾淨後再使用。

同時應注意手部清潔,依「濕、搓、沖、捧、擦」五步驟正確洗手;如暫時無法取得清水,且手部無明顯髒汙,可改用酒精含量75%的乾洗手液清潔雙手。

疾管署說明,因應志工持續投入救災,今天早上光復火車站志工站已開始免費發放口罩,花蓮縣衛生局亦備有漂白水放置在醫療站,今天開始發放給前來索取的民眾,並將安排請當地志工和村里長協助逐戶發放,疾管署全力支援花蓮災後防疫與傳染病監控工作。

火線話題 |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這篇報導屬於「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1. 「風神」逼近!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 花蓮光復鄉演練大撤離4238人街道淨空
  2. 「非單純天災!」藍委疑堰塞湖溢流釀災是人禍 監院:已立案調查
  3. 傅崐萁猛替花蓮縣府推卸責任!卓榮泰不忍了搬法條嗆「法律清清楚楚」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普發1萬優惠先跑!4大超商咖啡飲品開搶 2杯1元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