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就是俗稱的「砒霜」,古裝劇裡常拿來毒人,但其實生活中也可能悄悄進入體內。除了深海魚、貝類等容易累積砷,受污染的地下水、來路不明的藥材或保健食品,甚至半導體等工業環境,也都可能是暴露來源。尤其長期大量吃單一魚種,更容易不知不覺累積超標。

腎臟科醫師林軒任提醒,砷中毒急性發作時,可能會嚴重腹瀉、心律不整甚至昏迷;但更危險的是慢性中毒,沒有明顯警訊,卻會默默損害腎臟、肝臟,還會增加肺癌、肝癌、膀胱癌等癌症風險。有些人甚至會出現手腳麻木、指甲出現白線等異常。

推薦新聞:速食店開賣「個人燒肉」!194元吃名店口味 炸雞買1桶送1斤開搶

林軒任建議,想預防砷中毒,最重要的是「飲食均衡」。不要長期大量吃同一類魚,挑選保健食品時也要選擇有食藥署認證的產品。若檢查發現重金屬超標,首要方法是找出生活中的來源並改善。多吃蔬果、保持飲食多樣化,才是最簡單的保護自己之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孕媽咪小心「血栓殺手」 醫揭安產御守3招保母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