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水溫只差1度,效果可能天差地遠。大約37°C的泡澡幾乎沒什麼作用,但38°C以上就能啟動修復機制。尤其熱水浴因為水傳導熱的速度比空氣快,對肌肉刺激更明顯。若只是泡15分鐘,只能放鬆,沒辦法養肌肉。要達到效果,建議泡在40~42°C的水裡45分鐘到1小時,每週2到3次。
張家銘解釋,當肌肉升溫後,身體會產生「熱休克蛋白」,這些蛋白質能保護肌肉、提升能量代謝,甚至幫助修復與增生。他提醒,溫度太高也不行,超過42°C可能讓肌肉蛋白分解,就像煮魚火候太過反而破壞,必須掌握好時間與溫度。
推薦新聞:遭龔益霆性侵 卻被潑髒水!她曝江祖平對話「勇敢喊了這句」
對長輩、復健中的病人或忙碌的上班族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健康替代方案。雖然泡澡不能完全取代運動,但能在日常生活裡增加一點「隱形運動」的效果。不過,有慢性病或心臟病史的人,最好先和醫師討論,避免因過度升溫造成身體負擔。

明星高中生嗆「不給手機就不碰書」 網路成癮症開學多1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