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專家楊登嵙分享,道教信仰中的「三官大帝」,分別是掌管天、地、水三界的天官、地官、水官,又被稱為「三界公」、「三元大帝」。其中,地官大帝主管赦罪,每年中元節這天,會考察世人功過,若能誠心上香懺悔,便有機會消災解厄、補足財庫。
民間流傳人的財富來自天庫、地庫、水庫,若財庫有缺,就像「口袋破了卻沒補」,不管賺多少錢都留不住。因此信眾常選在特定日子進行「補財庫」科儀,最熱門的時間點包括正月初五迎財神、正月初九天公生、正月十五元宵節、三月十五武財神聖誕、七月十五中元節,以及十月十五下元節。
專家提醒,中元節祭拜時,最佳時辰為農曆七月十四日深夜11點至隔日凌晨1點,或七月十五日上午9點至11點。供品準備香、酒、蠟燭、鮮花、五樣水果、金紙與金元寶(至少10顆),並呈上疏文,祈求地官大帝赦罪補庫。至於金紙則建議準備壽金、刈金、福金(土地公金)、天金(天公金)。
全台專門祭祀地官大帝的廟宇不多,但大多數供奉玉皇上帝的廟,也會同時奉祀三官大帝,民眾要找神明拜拜並不困難。

B.A.D解散20年團員Danny近況再升級 成職籃新球團要角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