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蘋新聞網 綜合報導
帶您快速了解新聞核心內容:此篇文章提到日本過去因汞污染致神經病變的水俁病事件,這促使全球加強汞排放控制。慢性汞暴露常因食用大型魚類而來,應選擇低汞食材並透過生活習慣促進汞代謝,尤其孕婦和兒童要特別注意,並在出現中毒症狀時檢查血中汞濃度。

重點整理如下:
  • 日本1950年代的水俁病事件,由工廠廢水中的甲基汞引發,造成神經症狀及生育風險,導致國際《水俁公約》的制定。
  • 慢性汞暴露來自飲食中的大型掠食魚如劍魚、鯊魚等,這些魚含汞量最高。相對較安全的低汞魚有鯖花魚、鱈魚等。
  • 可藉由多吃特定食物如含硫蔬菜、高抗氧化水果、海藻類等,以及多運動和流汗來促進汞代謝。
  • 孕婦、哺乳婦女及兒童應避免食用高汞魚,症狀類似經常接觸高汞環境的人應檢查血中重金屬。
太常吃大型魚如鮪魚、鯊魚恐汞中毒高鐵提供
太常吃大型魚如鮪魚、鯊魚恐汞中毒高鐵提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