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華指出,急診壅塞並非新問題,但今年特別嚴重,不只北部,連中南部急診室也全都爆滿。關鍵原因是護理人力嚴重不足,許多病房因人手不夠而關閉,病人無法順利住院,結果只能滯留急診室。此外,流感、諾羅病毒等疫情夾擊,加上春節後護理師離職潮,讓情況雪上加霜。他坦言,醫療資源「供需完全失衡」。

要解決這個問題,張志華認為,落實分級醫療是關鍵。他表示,輕症患者不該直接跑到醫學中心,而重症患者卻又無法順利上轉,造成醫療體系混亂。台灣醫療環境目前面臨「重症無法上轉、輕症無法下轉」的困境,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分級醫療未落實。

推薦新聞:急診滿床 重症也擠不進ICU!護理師「崩潰跑13hrs」曝慘況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目前健保制度導致「大醫院掛號容易、小診所病人不足」,民眾當然會選擇醫學中心就診。但實際上,應該讓急救責任醫院的護理師薪資高於基層醫院,吸引更多人投入,並確保病人能依照病情適當分流。

張志華表示,「輕症病人到急救責任醫院,應該先自費,再拿單據向健保申請核銷,這才是正確的做法!」他認為,唯有讓病人有感,分級醫療才能真正落實,否則急診壅塞問題只會年年上演,無法解決。

延伸閱讀:急診壅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急診塞爆醫師發文求救!林靜儀竟回「呵呵小腦袋」遭砲轟 今鬆口:會虛心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