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過程中,罹患者面臨身體、心理及經濟上的巨大壓力,尤其是初次罹癌者及其家庭,必須面對重大的生活轉變。為了提供及時支援,國民健康署於113年開展了「以癌友家庭為中心之照護模式」,並資助7家醫院推動此計劃。這些模式不僅包括心理、社工及醫療人員的全面支持,還將社區資源與評估輔導緊密結合,以幫助癌友及其家庭順利適應治療過程,重返社會生活。

今年,受資助的7家醫院分別根據其特性開展不同的照護模式。有些醫院成立了支持性團體,專為癌友家屬提供情緒支持和專業諮詢;另一些則集中於初次罹癌者和正在接受治療的癌友,設計相關主題團體以分享經驗和減輕壓力。這些努力不僅增進了家庭對抗癌的協作能力,還促進了整個家庭的溝通和理解。

 

推薦新聞:太快出來真的好崩潰!醫分享3原因、3治療方式挽救「性福」

為了使癌友更容易接觸到所需的資源,國民健康署與癌症希望基金會合作,通過「台灣癌症資源網」提供多項生活支援,包括身體保健、資源尋找、心理照顧、壓力減輕、家屬支持及權益保障等六大領域的資訊。這一平台迄今已累計超過80,047次的使用點擊,有效拉近了癌友與資源之間的距離,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照顧與支持選擇。

「罹癌不單是個人挑戰,也影響到家人及社會。」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這些支持模式的實施旨在提升罹癌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強化家庭在面對挑戰時的凝聚力和支持系統,使得癌友可以更安心地進行治療,重返日常生活及職場。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頭等艙景觀」溫泉飯店!日本設計師大改造 房間可一路看到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