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網友日前在Threads發文指出,「為啥中間的桿桿不見了每個人進來都超困惑?」並附上一張捷運車廂照片,畫面中,可見乘車客都往兩側站,少了中央立柱確實比過去寬敞,不過文章一出後,不少網友看法兩極,其中有人表示認同,「之前就有在說要改造,騰出空間,個人很期待因為總是有一堆上了車就好像找到人生靠山的,黏在那根柱子就跟脊椎斷了一樣動都不動,還有整根抱著當作他家的」、「真的會有一堆白癡把那根當自己家的 我都亂動暗示妳壓到我了 還看我一眼繼續靠著」、「早上坐捷運時好不容易擠進去,都會發現中柱的另一邊超空,都可以再站好幾個人,因為總是有人拉著中柱就不再進去」。


推薦新聞:手機監控疑雲!資安學者全說了:這跟一般的Data是不一樣


另外有人留言抱怨,「矮子不友善列車」、「對小孩好不友善喔」、「我不能沒有中間的桿桿,那我要抓哪裡」、「身為矮子 沒地方坐就是去握那一根」、「沒有桿子我會飛出去欸」、「我沒東西抓真的沒辦法站,完全不友善,我又不是忍者」,也有網友笑稱「這種時候就需要在腳上凝聚查克拉」

事實上,北捷說明,為提升乘車舒適度,臺北捷運參考韓國、新加坡等國外地鐵作法,自8月1日起試辦改裝中和新蘆線2部列車,將第2至5節車廂車門前方中央立柱移除,創造更加順暢的搭乘動線。另外有眼尖的網友發現,改裝車廂內多了醒目的「請往車廂內部移動」、「下車等候區」宣導指標,提醒大家乘車時,盡量往車廂內部移動,將車門前空間禮讓給準備下車的旅客,讓乘車環境更友善。


推薦新聞:傅崐萁喊成立「在野特偵組」!律師點出2大荒謬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新冠疫情升溫!出現咳嗽7症狀 醫: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