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衛生局日前指出,溪山里居民平常飲用的是山泉水,因此沒有經過自然水處監測、管理、過濾,但北水處定期抽驗山泉水發現,一直以來山泉水的大腸桿菌都超標。
王聖瑋說明,地震可能引起地下水的物理與化學特性改變,包括壓力、濁度、硝酸鹽濃度、大腸桿菌濃度等,2016年紐西蘭發生大規模地震後,也曾於地下水中檢出偏高的大腸桿菌,且伴隨著濁度的增加,其原因推測為阻水層(較不透水的地層)的破裂而增加垂直滲透性,此阻水層破裂的現象亦發生於1999年的台灣921大地震之後。然而王聖瑋提醒,國內的研究並未針對地震後的地下水水質進行科學性的調查分析,因此尚無法確認水質改變程度與震央距離的關聯性。
新聞推薦:士林溪山里腹瀉累計177人 致病原因待檢驗報告出爐
王聖瑋認為,由於地震或洪水對水質的影響時間與範圍,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災害的規模、水文地質條件、地表人為活動的程度等,例如2011年紐西蘭地震造成大腸桿菌上升的時間持續四週之久。因此,未經淨化的水源或簡易自來水系統,較恰當的污染預防方式為地震後的水質檢測,確認水質安全無虞後再進行供水。
王聖瑋表示,以地震而言,若地下水在地層中的垂直流動路徑改變,可能造成地下水來源與來自地表的雨水、河水等補注量的改變,這代表地表滲入至地下水的路徑、水量可能與以往不同,連帶可能造成地表的污染物進到地下水,而使水質改變。
至於是否有方法可以確認地下水或山泉水受到大腸桿菌污染的來源,王聖瑋指出,大腸桿菌與氮類污染,除了源自於生活污水與農業廢水外,亦源自於自然界的植物與土壤,因此應建立長時間的基準調查或定期監測數據,依此判斷地震後水質濃度是否異常變化,再調查周遭人為設施與管線的破裂與滲漏。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鼎越自砍京華城20%容獎!李四川拼3個月內完成建照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