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憲立說,低密度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數值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隨著飲食西化及生活型態改變,讓許多台灣人面臨膽固醇過高問題,也增加血管阻塞、中風及心肌梗塞等風險,成為健康隱憂。
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級包括輕度、中度和高風險等級,高憲立指出,這取決於患者的年齡、病史、共病與疾病嚴重度等因素,而面對不同風險等級的患者,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分級治療。在LDL-C治療指引上,目前國際間有多套指引,台灣已與國際接軌,將高風險患者的治療目標設定為低於55mg/dL。
國內臨床與亞太地區的研究顯示,即使在藥物治療下,台灣心血管患者中有近五成(46%)仍高於100mg/dL,而高風險患者的控制達標比例僅有22%。原因除了藥物無法達到百分之百控制效果外,患者對於無感症狀的輕忽,及坊間充斥膽固醇的治療迷思也是控制不佳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有藥師、營養師等非心臟或血管相關專科醫師宣稱,膽固醇降太低反而容易腦出血、失智。高憲立澄清,這些人宣稱有證據可支撐其說法,但其實都不是正規、好的研究。美國心臟醫學會還特別在2023年發聲明,強調綜觀所有臨床研究、流行病學,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低密度膽固醇降太低會增加腦出血、腦中風或失智風險。
第二個造成膽固醇控制無法達標的原因,有些人擔心西藥吃多有副作用,寧願吃一堆健康食品,高憲立表示,根據美國最好的心臟醫學會雜誌,2023年一篇最新研究顯示,魚油、肉桂、大蒜、薑黃、植物膽固醇、紅麴等無法有效降低膽固醇,跟喝白開水一樣沒效,吃大蒜還有反效果,只有藥物能夠真正有效降低膽固醇。
高憲立強調,健康食品不是藥物,不要以為花大錢吃所謂健康食品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應該遵循醫囑服藥。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