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新北市瑞芳山區9/20發生20人登山健行團途中遭蜂群攻擊,11人送醫、2男急救後宣告不治,警消獲報緊急馳援,其中60多歲焦姓男子送醫時全身發黑、四肢僵硬無生命跡象。

養蜜蜂專家黃皇龍表示,若蜂幾乎整隻是黑色,研判攻擊的是黑腹虎頭蜂,這類虎頭蜂生性敏感,尤其入秋時節開始繁衍下一代,加上族群變大攻擊性更是強烈,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派出「偵察蜂」,一旦威脅逼近便釋放賀爾蒙吸引蜂窩內蜂群傾巢而出攻擊。

黃皇龍說,黑腹虎頭蜂一般會在地勢較高點,且選擇四周最高的大樹構築蜂窩,蜂窩直徑可達約90公分,不過,由於今年有颱風,蜂窩也可能構築在較低且隱密的樹木,建議山友只要發現「偵察蜂」,要立即將身體壓低動作不要太大,緩緩離開現場。

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吳明城表示,秋末是虎頭蜂造成人們死傷的高峰期。他建議民眾遇到虎頭蜂時應冷靜且迅速地離開,並觀察虎頭蜂的意圖,避免遭到蜂群追趕。在進行郊外活動時,也應注意草叢和天空,提前預知虎頭蜂聚集的地點,以避免危及生命。

台灣大約有8種虎頭蜂,其中以黑腹虎頭蜂和中華大虎頭蜂對人類威脅最大。中華大虎頭蜂的工蜂體長可達4至5公分,而黑腹虎頭蜂則為3.2至3.8公分。中華大虎頭蜂的毒囊較大,毒液量也較多,即使對蜂農等具有抗體的人被螫2次也可能危及生命,更不用說一般民眾了。

虎頭蜂之所以危險,主要是因為其蜂毒量較大,而且螫針倒鉤也較細,因此可以連續螫數次。蜂毒中的蜂毒胜肽會引起紅血球破裂、急性過敏性休克和發炎反應,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患者無法呼吸和溶血症狀,甚至可能致死。

吳明城還強調了一些預防措施。例如在爬山時應避免穿深色衣物和噴灑香水,還要避免用扇子或其他物品驅趕虎頭蜂,因為這樣反而可能引來更多的虎頭蜂。此外,不應該向虎頭蜂噴灑敵避(DEET)或其他噴霧,以免激怒蜂群。在遇到虎頭蜂的情況下,應保持冷靜並盡快離開現場。

然而,預防勝於治療。吳明城表示,在進行郊區和山林活動時,民眾可以通過以下3種方式觀察並遠離虎頭蜂群,以避免蜂螫傷害: 1. 注意遠處空中是否有虎頭蜂在飛。 2. 觀察附近的虎頭蜂是否有攻擊意圖。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怪!臍帶血等四寶離奇失蹤? 吳欣盈告超基因求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