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長黃青真指出,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日期落幕,共完成172個議案,然而設立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的《癌症防治法》修法,以及「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仍躺在待審法案倉庫之列,適逢2024年大選,在屆期不連續下,深怕各團體多年倡議努力又得重頭再來,因此疾呼「健康不能這樣就算了」。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2017-2020年)結果,我國成年男性「BMI過重+肥胖」盛行率58.9%,黃青真指出,相較於BMI正常者,「過重+肥胖」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風險提高。此外,國際癌症研究組織報告,過重與肥胖者罹患癌症的風險較正常者高2倍以上。
國內研究已證實,飲食品質較佳者,健保費支出顯著較低,黃青真表示,相較於飲食品質不佳者,飲食品質良好者每年健保支出減少4~5000元。然而,國健署多年來教導民眾以拳頭大小來計算三餐各類食物攝取量,實測發現,用拳頭導出之食物熱量根本超過建議值,國人「過重+肥胖」盛行率一路攀升,健保費率持續調漲恐怕無可避免。
心臟外科醫師、台灣基進台北黨部主委吳欣岱說,臨床醫師都感覺一般民眾對於維護自己健康的動能嚴重不足,政府花了大量預算在後端的疾病治療跟管控,卻沒有增加前端的健康促進,這個是非常荒謬而且可惜。「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營造正向的飲食文化,培養民眾對自身健康負責的態度,有助於減少醫療支出。
另外在《癌症防治法》修法,吳欣岱指出,2018年癌症給付的醫療費用首度突破千億元大關,藥費超過了400億,年成長率11.67%,健保成長率卻只有5.33%,為了避免癌症相關治療的壓力造成其他疾病的資源排擠效應,「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把財源做更明確規劃,給病友們更多照顧,同時也不會讓健保點值下降。
台灣教授協會理事招名威表示,癌症治療費用動輒數十萬到百萬元,問題是全台不超過3%家庭可以負荷,健保雖然有特別渠道可讓病人使用癌症新藥,但是審核非常嚴格,近年來執行率成效非常低,讓癌症病人陷入無助和漫長等待。
招名威以親人罹患肺癌為例,確診時大多已經第二、第三期之後,不適合動手術,想要接受新型態治療必須自費,例如免疫治療結合化療一針10萬起跳,至少打六針,難以負擔的家庭只能無奈地看著親人生命逐漸消逝。
招名威表示,迫切希望政府提供協助,不能因為健保沒預算就輕輕帶過,不能讓經濟拮据的癌症病患變成二等公民,應該正視癌症病人健康權,修正健保制度漏洞。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