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專科醫師麥建方說,曾經遇過一個2歲9個月的孩子,到診間時,眼神會看著他笑,也會滿場跑、活力十足,可就是不講話,後來家訪才知道原因,孩子的爸媽在台北工作,主要是由開雜貨店的祖父母照顧,但祖父母工作忙碌,在店裡忙的時候,就在裡頭的房間門口隔了欄杆,讓孩子可以看見人,又可以確保安全,裡頭養了小貓、小狗、小鳥陪孩子,平時都會開著電視給孩子看。

麥建方解釋,孩子說不出話的原因其實只是「刺激不足」,孩子的語言發展黃金期從一出生時就開始,2歲以內發展最快,所以一直以來都建議媽媽們在懷孕時就養成翻閱繪本的習慣,即使孩子才一個月大,也可以在餵奶時翻故事書、讀給孩子聽,透過「親子共讀」來提供孩子成長所需要的刺激。

針對親子共讀,麥建方表示,家長朗讀繪本時的語調會刺激孩子的聽覺中樞,而聽覺中樞得到刺激後,會轉譯到文字中樞,而孩子被家人抱著,有溫度、有聲音、有味道,同時刺激了孩子的情感中樞,最後讓情感中樞與語言中樞鏈結起來,他常常跟家長用比較詼諧的方式說,「親子關係越好的,長大後薪水越高」。

此外,麥建方強調,3歲以前是孩子語言發展遲緩的早療黃金期,如果沒能及時改善,孩子可能一輩子受溝通、表達性語言困難所苦,心裡有情感卻說不出口的情況下,很可能衍伸出情緒、社交問題,但若即時改善,可以減少很多潛在的後續問題。

前述2歲的遲緩個案在幼兒專責醫師建議下,改變與孩子的互動,麥建方說,有了親子共讀後,孩子3週後開始講話,3個月後開始嘰嘰呱呱,6個月後已經跟一般孩子無異,回想起這個個案,他也開玩笑說,當時房間裡有這麼多小動物,難怪過敏一直好不了。

國衛院而言中心執行秘書長陳美惠解釋,「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從2020年開始辦理,至去年已經收案超過13萬人,計有10個縣市辦理,擴及38個山地離島或全民健保醫療資源缺乏地區,家長可至衛福部官網的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頁面查詢院所,再持健保卡、兒童健康手冊前往、簽署同意書即可加入,不需額外費用,由專責醫師擔任寶寶的醫療管家,檢視身體發育與行為發展,並提供各項照顧建議。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整形皇后罹腸癌!醫師:「別把糞便潛血當痔瘡」3族群應做大腸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