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發育不良在台灣的發生率約為百分之1.3,台北榮總骨科部兒童骨科主治醫師許逵翔指出,關寬節發育不良的危險因子包括多胞胎、臀位產與家族史等,目前台灣新生兒一出生就可以做理學檢查,也就是徒手測試髖關節穩定度,不過仍有半數髖關節發育不良個案無法藉此檢查出,需要透過超音波等進一步檢查,要把握6至8周的黃金治療期,並定期追蹤。
北榮骨科部主任蘇宇平則補充,髖關節發育不是出生就發育好,原則上出生後到7、8歲左右是重點、12歲是另個分水嶺,之後在15、16歲時慢慢放大成成人的樣子,他也提到,髖關節發育不良從輕到重不同程度,輕微的可能在成長過程中到20歲左右才會出現疼痛症狀。
蘇宇平也說,將嬰兒的腳打開,會滿適合幫助髖關節發育,提醒家長避免側抱,否則大腿會被夾住,就像是無尾熊那樣腿張開、趴在大人身上,所以愛斯基摩民族因為天氣冷,會把小朋友捆成像蜂蛹般,所以髖關節發育不良比率特別高。
而一般人會有迷思認為,髖關節退化是因為勞動、務農等工作導致,不過蘇宇平說,每年置換人工髖關節的患者中,其實以缺血性壞死造成得退化性關節炎居多,其次才是民眾認知的磨損等。
由於半數的髖關節發育不良無法透過理學檢查發現,蘇宇平也直言,如果只是關節覆蓋面積不足,而沒有明顯的長短腳問題,其實很難自我檢視,一般會是和同儕相比,一樣的工作量或運動量,自己明顯很快就不舒服;或是在髖關節前後及側面、屁股後面或鼠蹊部附近,甚至膝蓋上方出現痠痠的感覺等,且一般認為盤腿或翹二郎腿會加重髖關節負擔,如果做這2動作時疼痛加劇,就可能是髖關節問題。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